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1篇
教育   6322篇
科学研究   750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674篇
综合类   206篇
文化理论   64篇
信息传播   78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666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664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649篇
  2005年   581篇
  2004年   505篇
  2003年   421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网络跟我们少先队员的学习和生活越来越密切了,学习上查资料用它,和远方的亲人聊天可以用它。但是,有一些队员由开始的上网查资料,进而竟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学习上受了影响,还被网络染上了许多恶习。看到这一切,我们的队干部非常着急,听听北京市芳草地小学远洋分校的队干部,正在和小刀客商量把队员们从网络里“拯救”出来的办法呢!  相似文献   
12.
一位当年在江苏煤矿出生入死的“矿山小老虎”,通过长时期的攀登书山搏击书海,最终成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博士后,现为国际知名的地球系统科学专家——2004年,《知识改变命运》一书在全国书市依然热销抢手。姜昆、张艺谋、袁隆平等30多位主人公,无一例外地都是在知识的牵引下才走上了金光大道的。其中,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采煤工人到北大、清华双博士后,现为中国地球系统科学领域首席科学家的毕思文,他的成才史也极富传奇色彩。寒窗岁月毕思文出生于江苏徐州的一个“矿工世家”。1971年,毕思文的父亲还在苦蹲“牛棚”时,15岁的毕思文就子承父…  相似文献   
1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中国人历来所推崇的一种美德。然而,很少有人可以将这种传统美德从个人的品行素养上升到办学的一种思路或实践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明见,更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言,但主动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也不常见。在中国不乏声名显赫的百年老校,  相似文献   
14.
我和书     
我常常希望自己是爱书成癖的人,或者,等而下之,是爱钱成癖的人。能两者都是当然更好——那就雅俗共赏了。  相似文献   
15.
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为满足不同用户群或组织的信息需求 ,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文章在审视图书馆基本类型划分的基础上 ,论述了图书馆类型划分的本质属性和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并对党校图书馆应定位于研究型图书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本围绕北京2008年申奥成功后如何抓住机遇,对做好相关奥运邮票的选题,设计与发行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并为邮政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鲜月莹 《学语文》2004,(11):18-19
身处自然里,人会觉得自己就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一阵风,一片叶;静听风的低吟,静听鸟的欢唱;感受着四周这生命的绿,感受着心脏“怦怦”地跳动。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脍炙人口,意韵深刻,坊间屡有佳译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竟有30种之多。这些译文在遣词造句方面各有千秋,引发笔者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姑苏”究竟代表了怎样的一个意象?这一意象是否有如实传达给读者的必要? “姑苏,今苏州”,词典上的解释简单明了。但在国人的心目中,姑苏远非一个普通的地名那样简单,从某种意义上说,“姑苏”乃吴文化,甚至江南文化的代言人,小桥流水、吴侬软语只不过是其外在表现罢了。在《枫桥夜泊》的诸多译文中,译者要么将“姑苏”一词直接音译(Gusu,Suzhou或Soochow),要么采取浅化译法,将其译为“the city”或“the town”。如许渊冲先生的译文: 枫桥夜泊Mooring by Maple Briage at Night 月落乌啼霜满天,At moonset cry the crows,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江枫渔火对愁眠。Dimly lit fishing boats’neath maples saaly lie. 姑苏城外寒山寺,Beyond the city wall,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相似文献   
19.
20.
不到香港中环就不算到过香港。因为这里代表香港建筑和国际金融中心的特色,被人誉为亚洲的“华尔街”。金壁辉煌的标志型建筑如中银大厦、汇丰银行大厦、亚太金融大厦都在中环,主要街道两傍耸入云霄的大厦,多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写字楼。 香港街头巷口,最鲜明、醒目的标志大都是银行,最旺的店铺多数也是银行的营业分行。翻开香港的地图,这里许多建筑物名称就是银行。机场、车站、商场,甚至地铁内都有银行。有人开玩笑,在香港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