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805篇
科学研究   122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59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6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31.
学问一直为历代诗人所重视,“以学问为诗”却是在宋代形成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杜甫。杜甫首先以赋笔写诗和以议论入诗,从而打破了中国诗歌传统的审美体系,开始关注诗歌中的学问典故、字词韵律。韩愈、李商隐为唐人学杜诗最有成就的两位诗人,他们的创作、诗学观直接影响了宋诗“以学问为诗”的形成,“以学问为诗”便在西昆派(以典故为诗)、欧阳修(化用古人诗句)、王安石(以史料入诗)等诗人努力下,到苏轼、黄庭坚达到成熟。特别是黄庭坚的诗学理论的提出,从而使“以学问为诗”从一种单纯的诗歌技巧上升为诗歌创作观。  相似文献   
32.
33.
美点赏析这是一篇充满理性色彩的散文,作者却以感性的笔法含蓄地为读者解读了人生的密码。全文行文流畅,开篇切题,“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从而提挈全篇。作者展开联想,先将“生命”比作“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形象生动,那滚滚东流的江水,源自高原冰雪,聚百川而成,气势磅礴,一泻千里,颇具震撼力。作者以“享乐”一词活灵活现地概括了这“一江春水”“行程”的特点,百折不挠而从容坦然。然后,文章以含蓄的文字,借用四个“有时候”形象描述了江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特点。遇到“岩前阻”时,它“怒吼”搏击,势不可遏,一泻千里。…  相似文献   
34.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注册会计师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竞争力;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强化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35.
一、从界首到大港并投身于抗战的洪流姚江滨,字公振,1915年1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田河乡一个贫农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付不起上中学的住宿费,遂于小学毕业后,考入高邮江苏省立界首乡村师范学习。在此期间,受到进步教师翦象骏、袁瀚青、濮源澄等的影响,开始文学创作。他的习作曾被省教育厅编审主任、省文协主席易君左看到,颇得激赏和鼓励。他先后在镇江《新江苏报·新思潮》、《苏报·甘露》、上海《新闻日报·新园林》、南京《南京日报·南园》以及《江苏学习》等报刊发表小说和散文。1937年茅盾主编的《中国的一  相似文献   
36.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顺应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际公共产品肩负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大国担当。从国际传播的角度而言,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历程印证着中国全球治理观的变化和演进。本文尝试从国际公共产品的视角切入,通过分析政策文本和访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记者,研究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政策话语和国际媒体话语。研究发现,10年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贡献全球治理的话语发生了从区域合作到全球普惠、从设施供给到道路搭建和从利益纽带到全球公益治理的转变;“一带一路”的国际媒体话语呈现竞争与合作、本国利益与国际关系并存的构建逻辑,沿线国家媒体更注重报道“一带一路”对发展中国家的贡献、金钱之外“授人以渔”的知识技能共享以及“一带一路”高质量精细化的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37.
人生如棋     
人生就像下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的事。而且,人生还不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相似文献   
38.
到达顶峰是没有捷径的。比没有到达预期目的更糟糕的就是一旦到达了.却发现自己没有准备好。  相似文献   
39.
一、考点解读考点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大小只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形状、密度无关.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由于气体充满整个空间,因此气体中的物体体积始终等于排开气体的体积.考点2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物体就上浮;如果浮力小于它的重力,物体就下沉;如果浮力等于它的重力,物体就可以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对于…  相似文献   
40.
“举一反三”读书法,出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论语·述而》。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大学国文序》中也说:“常言‘举一反三’,国文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导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足见,我国古今教育,都很重视“能触类旁通,启发实多”的“举一反三”读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