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集体运动艺术化”是基于团体操具有广场体育艺术品质而提出的一个研究新视角,秉承“表演”这一中心任务,中国团体操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创编理论上的创新.“运动的集体”是团体操的表演主体,体现“艺术化的集体运动场面”是团体操的核心诉求,“集体运动艺术化”是指集体运动被“艺术”了的性质和被“艺术”了的过程.中国团体操三大表现手法为“编织集体运动的场面构图”、“演奏集体运动的板块织体”以及“营造集体运动的动态意象”,并从视觉、听觉、心理感知等层面体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这是团体操实现“集体运动艺术化”创作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当代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团体操三大表现手法以更加符合其艺术发展规律的态势存在.本研究目的是在充实中国团体操创编理论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在基层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受"他律"、"通律"的影响,团体操始终无法建立"自律"理论,导致有着百年发展史的中国团体操陷入"终结论"的当代境遇。通过历史而逻辑地分析,对团体操概念进行再定义,指出"集体体育配合动作"是团体操存在的本体,"有意味形式的大场面表演效果"是其表现形式,而对多种集体体育配合动作的艺术编织是其表现手法;并进一步指出时代进步下审美和文化诉求的提升,是促使我国团体操演变的主要动力。对中国团体操而言,这既是一次学理上的辩护和再认识,也是对保护和发展这一广场体育表演艺术所作的尝试性探究。  相似文献   
13.
对现代国际性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策划思想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一系列国际性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成功 ,不仅是“运动会成功的一半”,而且对现代国际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并促进这种广场体育艺术的发展和提高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十分有益的。研究认为现代国际性运动会开幕式的成功策划应是使开场表演富有民族特色、力求突破创新、展示宏伟气势、弘扬体育精神。这是适应国际性运动会的性质要求、体现广场体育艺术特色、使表演占居世界地位、永保生命力及不朽精神的决策思想  相似文献   
14.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影像观摩法、专家访谈法,以新中国举办与承办的全运会及大型国际运动会为研究对象,梳理与总结我国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嬗变历程,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创编设计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多角度地认识与实践文化软实力构建的路径。研究认为:我国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在保持与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紧密互动的情况下,经历了团体操表演、文体联姻、文艺表演、全民健身展示四种表演形式的历史嬗变。在十二届全运会重启厉行节约,践行低耗高效的赛会理念的影响下,后续的全运会开幕式表演,将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庚续这种节俭理念,简化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缩短表演时间、保持日间表演,回归体育特色,放弃耗资巨大的单纯文艺表演。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影像观摩法、专家访谈法,以新中国举办与承办的全运会及大型国际运动会为研究对象,梳理与总结我国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嬗变历程,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创编设计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多角度地认识与实践文化软实力构建的路径。研究认为:我国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在保持与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紧密互动的情况下,经历了团体操表演、文体联姻、文艺表演、全民健身展示4种表演形式的历史嬗变。在12届全运会重启厉行节约,践行低耗高效的赛会理念的影响下,后续的全运会开幕式表演,将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庚续这种节俭理念,简化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缩短表演时间、保持日间表演,回归体育特色,放弃耗资巨大的单纯文艺表演。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是对教育部推行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响应,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举措,也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健美操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必修课,华南师大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依据国家精品课程的标准,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建设实践,于2008年获批为我国高校第1个健美操国家级精品课程。通过研究本课程的建设成效,笔者认为:一门课程要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除了要按照国家课程评审的每项指标,扎扎实实地逐一提高建设质量外,还要在以下3个指标和1个关键环节的建设上更加下功夫,即:"队伍建设"是前提,"教研教革"是关键,"教学效果"是根本,"课程特色"是亮点。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教学与科研,以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促进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世界团体操风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团体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密切结合的综合性体操项目。它可包容丰富多彩的体育、文艺表演形式,规模可达成千上万人,因此比较适合大运动场的观赏要求,具有较强的体育、艺术魅力。许多国家和国际体育盛会的开幕式往往都以它来渲染气氛,展示国力,为运动会创造一个隆重热烈、振奋人心的良好开端,并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目前世界上已有数十个国家搞过大型团体操。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文体水平、风俗习惯等不同,各国团体操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团体操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普及程度最高的国家应首推捷克和斯洛伐克。早在1892年该国就首次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术科考试新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术科考试新方案,其主要特征:调整身体素质、非专项与专项的评分为30、20、50分;调整考试内容、方法和评分标准,缩小各考试专项之间的差异;为考生创造较为宽松的考试环境,体现人文关怀;量化评分标准,减少人为评分因素,加大招生考试的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9.
黄宽柔 《体育学刊》2001,8(6):119-121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审时度世“力达高标”的指导思想,使其培养的人才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突出重点”的政策,使其队伍建设在有限的条件下能够得到迅速而有明显成效的发展;“优势互补”的合理人才组合,解决了“一山不能容二虎”传统观念带来的种种问题,使体育系有良好的“生存环境”迎纳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