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对广东省高等院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的调查研究,了解广东省高等院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及管理模式,以求对广东省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有所裨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自我完善机制和发展模式,实现我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的稳步发展,为我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黄振鹏 《军事记者》2007,(10):48-49
"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这两个概念近年颇为流行,业内同仁亦多有论及,平常亦不乏部分新闻策划被斥为新闻炒作。在媒体竞争空前激烈的当下,新闻策划越来越重要。如何做好新闻策划,厘清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之异同,明晰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转化之规律,防止新闻策划变为新闻炒作,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黄振鹏 《新闻窗》2007,(1):33-33
一篇好的报道,无疑要反映一个大主题,或反映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或反映政治社会经济的重大变革与发展,或反映中央、省委的政策精神落实情况及带给群众的实惠,或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等。作为记者,大多时候所见到的是一些平凡的小事情,从小事中发现新闻,是记者的基本功。用“小事情”来说“大主题”,反映好大主题,是记者们要多研究并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太极拳的意义和作用做了具体的分析。从有利于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终身体育的养成,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等方面,从太极拳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龙狮运动是我国优秀传统的体育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中最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我国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随着我国龙狮运动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龙狮运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学角度对龙狮运动的的价值功能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和分析,为新时期的龙狮运动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东省高等院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的调查研究,了解广东省高等院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开发利用模式,以求对广东省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有所裨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自我完善机制和发展对策,探索广东省高等院校体育场馆管理新思路,以实现我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的稳步发展,为我省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竞赛的日趋激烈,运动成绩的迅速提高,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显得重要。武术比赛存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不同的等级,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力争获得优异成绩的活动过程中,由于竞争激烈,局势多变,再加上主观因素,必然会表现出各种心理特点。认识和了解心理因素对体育武术比赛的影响,有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通过有效的心理调整,以保证技术、水平和身体潜能的发挥,从而使心理素质的稳定直接对运动成绩的提高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导学式”教学模式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论述了对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利于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武术教学长期以来采用的单一的“讲解→示范→练习”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当前的人才培养。阐述了在教学实践中总结、运用的“导学式”教学模式,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适应于当前提倡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仍存在以竞技运动为主,以教师为主,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培养创造性的体育人才。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20.
黄振鹏 《新闻窗》2008,(4):35-35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地方的越有魅力。报纸副刊要赢得读者,必须坚持贴近性,坚持地方意识。只有迅速及时贴近当地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引起本地读者的心灵共鸣,报纸副刊也才不会失去本地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