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冰心早年在教会学校求学时的思想轨迹●黄新宪冰心于1900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01年随父亲移居上海。1904年,因其父出任设在烟台的海军学校校长而再移居至烟台。1911年返回福州,进入当地的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3年,随任民国海军部军学司司...  相似文献   
62.
清代和民国时期畲族教育变迁史略黄新宪畲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人口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的数十个县中。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其内部使用的语言类似客家语,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汉文在畲族地区广泛使用。清代和民国时期,在长期的生产...  相似文献   
63.
在日据的五十年间,虽然闽台之间的教育往来并不活跃,但相互之间的教育联系却是客观存在的,台湾籍民在接受教育,台湾少学生赴福建学习,台湾学生在福建的爱国活动,福建学校师生赴台湾学习和工作等,都证明相对隔离的状态并不能彻底闽台两地的教育联系。  相似文献   
64.
黄新宪 《教育评论》2007,(5):105-107
1871年,一些琉球居民乘船遇风飘至台湾,误入“牡丹社”,被当地原住民杀死,史称牡丹社事件。日本借这一事件乘机发难,于1874年出兵3000余人入侵台湾。清政府委派时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率军赴台,有效地反击了日本的侵略,最终迫使日本军队撤出台湾。在处置这一事件的过程中,福建船政局的相关人物和机构时时出现在清政府的各种函电中,其作用屡屡被提及,凸显其在解决这一重大海防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也折射出当时的闽台关系十分密切。早在事件发生不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便明确指出,牡丹社一带的原住民区域“系中国辖境,豈容日本窥…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与台湾教育历史转型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认为台湾教育转型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内容涉及教育的许多门类,对台湾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6.
对当前我国留学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思考黄新宪当代中国留学教育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恰好处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若于问题。有些问题往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不同的方式重复出现,现就其中三个问题加以探讨。一、提高留学教育政策的法制化水平问题新时期以来留...  相似文献   
67.
日本占领台湾时期,不少台湾学生前来大陆求学,他们学业有成,民族意识强,日后对海峡两岸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日据时期台湾教育史的重要篇章。有案可查的最早赴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是林熊征、林熊祥、林凌霜、黄再得、卢国治、杨仲鲸等人,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到福建的福州、厦门两地就读。林熊征出生于台湾著名的板桥林家,晚清时前来福州求学,后毕业于当地的一所师范学堂。他的弟弟林熊祥,4岁时在厦门鼓浪屿的家中随举人出身的姑父郑星帆学习。有意思的是,郑星帆竟然用福州方言来教他识字。7岁至9岁,到…  相似文献   
68.
69.
中国近代新式知识人材群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知识界的巨大变化,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初生形态。中国近代新式知识人材群作为一个整体和社会群体,其产生和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史学界对此看法也不尽一致。有同志认为,这与教会学校、洋务学堂大力培养西学人材有关。还有同志认为与近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和社会内部结构剧烈变化有关。笔者认为,除上述原因外,派遣留学生赴欧洲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是近代新式知识人材群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0.
恽代英不但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还是颇有建树的教育思想家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他短暂的年华中有十余年是在教育界度过的。他鲜明地提出了改革旧教育的主张,他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恽代英的这些见解和主张,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然具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