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64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9年   3篇
  1968年   1篇
  1933年   1篇
  1932年   2篇
  19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Bill Maurer, Dean of the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Professor of Anthropology and Law, and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Money,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Inclusion, all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has recently joined the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y editorial team. Here, we reproduce an interview with him by Lauren Tooker from September 2014.  相似文献   
108.
109.
艾伟  王文婷 《文化遗产》2015,(3):1-4,157
在美国,"本真性"这一概念是一个精致而复杂的建构,是民俗工作和文化自身中定义合法性的核心。假定"本真性"是民俗学理性研究数十载的成果以及学术推论,它也可被视作一些民俗学者及其拥护者发明和部署的一种策略,以便将物质素材、社区和与中产阶级的精致性、政治意识形态、商业实体和大众传播机制相关的实践活动进行恰当的定位。和直观的或"自然的"不同,本真性本身是人为制造的。尽管这一概念符合一些学者和活动家的需要,但是当被僵化地使用时,本真性也对功能性的概念提出质疑,即传统行为实际上如何为个人和社区服务。在美国语境中,什么是"本真性"明确和暗含的标识?美国的本真性概念是否太过狭隘和条框化?在面对21世纪的文化保护与实践问题时,在全世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识有一种共识时,美国民俗学者是否能够或者是否应该找到办法调整本真性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