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5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清华大学图书馆流通通知短信发送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短信发送服务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流通领域的应用,详细说明短信内容提取子系统和短信发送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72.
针对自然科学文献中的特殊数字对象提出了利用特征Ontology实现对象描述和检索的思路,并以数学公式作为一个研究实例进行了分析和应用研究。通过对数学公式数字化过程中的采集方式和数字化结果的描述方式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特征向量的数学公式在数学化文献中的组织和检索模式。  相似文献   
73.
基于OAI-PMH和复杂对象格式的资源收割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介绍了利用OAI PMH收割的元数据获取数字资源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复杂对象格式,进而对基于OAI PMH和复杂对象格式的资源收割机制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4.
分布式学术信息服务网站的人力资源多层次组织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布式学术信息服务网站的有序运营和持续发展至少需要三个要素的保证,它们分别是技术、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三要素中人力资源是主体。文章主要从网站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入手,详细介绍和深刻剖析了系统管理层、资源管理层、资源利用层这三个层次的不同职责和特点,以及在每个层次内部的任务分工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75.
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不仅包括物理形态的实体馆藏建设,而且包括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虚拟馆藏建设.本文着重论述了虚拟馆藏建设途径与组织方法,探讨了虚拟馆藏更新与维护的一些措施,提出了虚拟馆藏资源质量评价标准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6.
Ajax和RSS在图书馆个性化门户网站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述Ajax和RSS的定义和特点等内容,重点阐述它们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个性化门户网站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7.
研究使用职业倦怠调查问卷,以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为对象,研究发现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感总体呈中度倦怠,轻度和中度倦怠人数最多,均超过35%;其中教龄、学校类别、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8.
陈翠荣  胡成玉 《科研管理》2016,37(4):136-142
研究生选择学术失范还是学术守范,是一个不断进行矛盾构建的过程,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展开的一场博弈。本文分析了研究生与高校之间进行博弈的基本要素及相关参数,分别从完全理性假设、有限理性假设出发,探讨了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分析模型,分析了研究生、高校的支付函数与收益情况。研究表明,收益的大小是影响研究生选择学术守范或失范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学术失范行为的收益一定时,加大惩罚力度,提升其支付成本,对减少学术失范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减少学术失范行为的查处成本,扩大查处概率,能够有效控制研究生学术失范。这些结论丰富了学术失范行为的理论研究体系,也为治理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9.
透视欧美诸国,通识教育是其大学教育的普遍模式,近观国内高校,如清华、北大、复旦也纷纷付诸实践.甚至个别高职院校,也提出了自己的通识教育改革方案.那么,高职院校在学制较短的情况下开展通识教育,会不会挤压专业教育的时空?学者们眼中的通识教育的应然优势,又会不会被高职学生所认可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本文着重从教育方式不当,不良的启示作用等方面研究了儿童害怕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克服儿童害怕心理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