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2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教育   4638篇
科学研究   68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07篇
综合类   50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487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505篇
  2006年   473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学习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课题,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从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出发,就全党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为何学、学什么以及如何学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光学思想,开成了他独具特色和富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学习观。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结合高校实际,提出从权力配置、制度、法规、权利、道德、舆论这六个方面监督和制约高校领导干部的权力.  相似文献   
103.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引起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由于地缘的差异性,贫困生心理问题体现出多样性特点。该文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现实感量表(艾森克现实性-幻想性测验)对滇南边疆民族地区两高校762名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团体测查,分析表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全国青年常模低,存在性别和经济状况等差异,其人格特质倾向于现实性,其中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有因果关系的人格特征有实际性、男子气-女子气、攻击性和自信力。因此在对他们进行心理解困时,应有系统观理念,认知优化意识和“问题中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4.
从实例出发以景观化的思想对高校校园建设进行分析,提出重视校园户外空间建设和文化内涵。并就一些节点建设提出几点构思。  相似文献   
105.
为探讨在学生英语水平总体较低的高职院校采用双语教学是否可行,本文从“双语”和“双语教学”的定义探析出发,对我院双语教学模式、师资等问题进行了回顾、分析,并运用问卷法对国际护理035学生就双语教学的态度、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我院国际护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6.
走向数字化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数字化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本文探讨了图书馆数字化的概念、特征以及对传统图书馆带来的挑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实现数字化的对策建议,分析了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7.
“依法治国”已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理论来源于实践 ,“依法治国”思想最终来源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 ,对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贡献。我们从他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以及国家稳定的思想论述中都可以发现“依法治国”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河西学院2004—2005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并就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9.
动机、兴趣、爱好三者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促进。本文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如何纯洁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  相似文献   
110.
丁岩 《海外英语》2011,(9):293-294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其早期作品《黛西·米勒》获得巨大成功,得益于该作者成功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该文以《黛西·米勒》为文本,探讨会话含意理论在文中的具体运用,以期从语用学的角度感受大师作品中人物对话的魅力,解读人物性格,更好的赏析该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