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9篇
教育   2143篇
科学研究   308篇
体育   230篇
综合类   216篇
信息传播   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根据网络在21世纪的重要性和特点以及“互动”式学习理念,试论网络下大学语文课新模式的可行性,并通过自身教学实例,以自制的教学课件,探讨新的适时的大学语文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2.
我国中小城市体育竞赛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中小城市体育竞赛发展现状的研究,认为中小城市体育竞赛已初步形成完善的竞赛体系,竞赛的多元功能和整体效益明显增强,体育竞赛的改革初见成效,针对竞赛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地提出了中小城市体育竞赛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对策。  相似文献   
33.
教师与学生群体间的文化冲突在学校最为普遍和常见,并主要表现为代际文化冲突和目标文化冲突,其实质则是文化角色冲突、文化价值冲突和文化内涵冲突。要处理好这种文化冲突,应在保留师生间建设性文化冲突的同时,积极整合两者间的对抗性冲突。  相似文献   
34.
本文首先介绍了模糊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并对一典型的二阶系统设计了模糊控制器。用MATLAB对所设计的控剞器进行了仿真验证,并详细分析了比例因子对模糊控制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鲁迅的小说创作一开始,就与以“娱乐,消闲”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通俗小说,大众文化区别开来。他指明,自己所写的是严肃的“为人生”的小说,这正是鲁迅所开创的“五四新小说”的最本质的特征。钱迅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为人生的文学”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的,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真的文学;是关注下层人民,着重揭示病态社会的人的精神的病态的文学,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而它最终指向的是绝望的反抗。作为一个无限丰富却又充满本体性的困惑的灵魂,鲁迅是在真实与说谎的矛盾的张力中来蜓与作的。正是时时面对这样的写作的困境,就决定了鲁迅小说写作上的一系列的特点:本体性的隐喻性,“复调性”和音乐性。鲁迅在自评小说时,提出了一个审美标准:“从容”还是“逼促”。这是鲁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36.
今文《尚书》中的连词已构成传世典籍最早的连词系统,已出现表示并列、承接、假设、因果等语法关系的同义连词群。连词词形以单音节为主,亦已出现复音化的趋势。单音连词声韵多有一定的联系。今文《尚书》连词主要来源于实词的同音假借,也有一些源自动词、副词、介词的进一步虚化。  相似文献   
37.
从语用学角度看汉英语言中龙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造成了词汇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动物词汇“龙”在东西方文化中内涵的差异,并对“龙”在汉语和英语中的用法进行了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38.
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低是昆明市东川、寻甸、禄劝这三个县区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的突出问题。文章从构建形式多样的反贫困体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生态环境等方面探讨了上述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39.
脂砚斋《红楼梦》评点 ,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意境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审美范畴。对意境的作用和创造意境的方法 ,加以梳理和归纳 ,使之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4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根源,这个论断是错误的;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得出了与之相反的正确结论。对《手稿》的文本分析可知: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框架是其错误结论的根本原因。其实,“异化劳动”概念本身就表征了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路,而人本主义思路则预示了其错误结论的逻辑必然。相应地,判断《手稿》的性质与地位,也应以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为主线,从两个方面来进行:(1)《手稿》整体结构中关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问题的前后逻辑关联,这是内部的文本梳理;(2)借助《形态》中关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问题的正确论断来反衬《手稿》,这是外部的文本比较。文本研究表明,《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过渡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