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9342篇
科学研究   141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79篇
综合类   71篇
文化理论   383篇
信息传播   8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81篇
  2017年   2089篇
  2016年   1575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768篇
  2010年   921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712篇
  2007年   1228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449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Working Graphs     
  相似文献   
24.
25.
本文使用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研制成书刊检索系统, 作为对原系统的一种补充, 应用原系统的数据资源, 使用ORACLE 的多字段任意检索功能, 并应用第四代语言(4GL ) FORMS 制成友好的用户界面, 使一屏上能同时显示九本书的全部信息。  相似文献   
26.
图书馆国际化的内涵、动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全球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国际化不仅是图书馆的重要理念,而且已成为世界图书馆的具体实践。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手段、世界政治现状、图书馆联盟、国际图联的推动、信息社会的需求和图书馆的自身发展是推动图书馆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7.
聂合菊  谢萱 《图书馆》2006,(6):88-90
文章探讨了军校图书馆开展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三大策略: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强化人力资源的整合与管理;构建知识管理模式,开创军队院校图书馆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最佳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8.
数字图书馆-理想与现实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聂华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22(1):14-22,46
文章首先讨论理想的数字图书馆概念,介绍并比较两个主要的数字图书馆项目类型:研究型和实践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混合图书馆”的概念及其特征、目标和任务,讨论混合图书馆较之理想中的数字图书馆,在资源、服务和系统等方面所面对的更为复杂的情况和问题,并从整合机制以及图书馆系统的选择等方面,提出混合图书馆目前需要关注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29.
基于B/S模式的科技文献管理系统的策略和初步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管理工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并结合当前文献信息的网络化特征, 进行了文献管理系统基于B/S (浏览器/服务器) 模式下的策略研究, 并讨论了相关的实现技术。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B/S 模式的文献管理系统框架, 通过对用户的权限控制, 以及对不同类型的科技文献信息的管理、批量导入和导出, 使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 对文献信息进行有效的检索、维护、使用和共享, 并进行了初步的系统(Ref Manager) 开发和实现。  相似文献   
30.
Summary Now more than ever good translations are proving to be vitally important to fulfilling Shoichi Noma’s mission of advancing good relationships between cultures. With the emergence of dozens of world-class Japanese writers, the translators of Japanese literature have acquired a new significance and a new importance. No longer are they required to simply handle the language like an exotic and precious commodity but they must prepare a writer’s work to compete with literature from around the globe and let others understand the issues at their very heart of the Japanese people. Indeed, the selection committee’s choice of Murakami’s Wind-Up Bird Chronicle is an apt example of how literature at its very best can span cultural divides to promote mutual understanding of very complicated and important world issues. Written for Japanese to help them understand the devastation of war, it is a rare and timely book that confronts Japan’s experience head on. Ironically, Noma’s idea that books are silent ambassadors, an idea born from agony and defeat, so many years later is helping the world come together towards a unified vision of peace and understanding. “Literature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means of exchange between the hearts of people.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n, is the building of bridges so that all peoples of the world can interact in this way.” Ye Weiqu, Chinese 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