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48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259篇
教育   6930篇
科学研究   2818篇
各国文化   67篇
体育   762篇
综合类   649篇
文化理论   88篇
信息传播   22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640篇
  2013年   836篇
  2012年   989篇
  2011年   1068篇
  2010年   984篇
  2009年   918篇
  2008年   858篇
  2007年   990篇
  2006年   996篇
  2005年   887篇
  2004年   457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一些电视文化节目一味追求高端大气严肃,但因不接地气,远离市场,很多节目不得不黯然退场.《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强调文化的大众性,将文化内容和娱乐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开拓了文化节目的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利用水杨醛和三乙基四胺合成了三水杨醛三乙基四胺配体,将配体与Ce(NO3)3·6H2O反应合成了三水杨醛三乙基四胺合铈(III)金属配合物。使用熔点法、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以及摩尔电导率法对合成的金属配合物结构进行了初步推测。用荧光光谱法对所合成的铈(III)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蛋白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金属配合物可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生成复合物,在0-2.6×10-5mol/L浓度范围内有两种淬灭方式:当浓度较小时(小于1.2×10-5mol/L)以静态淬灭为主,而当浓度大于1.2×10-5mol/L时则以动态淬灭为主。  相似文献   
993.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大学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颠倒课堂成为众多教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基于电子双板环境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以电子双板和网络课程学习平台为依托,以学案为导向,课前组织学习者利用网络课程平台中的视频和文本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课内借助电子双板以问题答疑、任务驱动、小组协作及汇报等方式促进知识内化,课后通过学习评测进行知识巩固与应用。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实施中,基于电子双板环境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和研究能力,改善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态度。将基于电子双板环境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教学中,需要完善信息素养培训机制,加强电子双板的使用培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994.
国际学生课程因受疫情影响现阶段多数转为线上,而造成课程开展难度较大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开展高质量的国际学生文化体验课成为当下国际学生课程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社区关系视角,梳理了现行国际学生教育事业中文化体验课模块化、地域化和异步化的基本特征,针对特征总结得出国际学生文化体验课程“传统常态化”“地域特色化”“影像可视化”的发展现状,着力探究基于社区关系而构建的“家—校—生”一体化的国际学生文化体验课程模式,通过分析新时代国际学生社区文化体验课程模式构建中课程时长较难控制、协同完成存在风险、课程质量评价多样性等问题,提出了社区关系视角下的国际学生文化体验课程模式的实施路径,即师资互通共融、资源互用共享和共建社区家长学校。  相似文献   
995.
Wu  Di  Zhou  Chi  Liang  Xingfang  Li  Yating  Chen  Min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2022,27(4):5325-5348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 The importance of rural teachers’ innovative behavior of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ITT) has been well recognized. Nevertheless, rural...  相似文献   
996.
后疫情时代,给"互联网+"体育教育线上线下虚实融合教学带来新的挑战,"体育教育治理"业已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通过运用多元话语分析法、计算机辅助(NVivo12.0 Plus,Cite Space V)等质性研究方法,对"互联网+"时代体育教育治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5G、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深度融合,凸显出现代体育教育的大数据思维、体验思维、O2O思维、极致思维等互联网思维烙印。在"互联网+"时代,体育教育教学空间应从封闭走向开放,体育教育公共服务从供给方走向需求侧,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从局部变革走向生态重构,体育教育教学评价从结果考核走向过程监管,体育教育管理模式从个人单向管理走向人机协同治理,助推体育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97.
998.
学历案与教案、学案不同,它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学行为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学历案中更多记录的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的过程,在让学生明确要学会什么的基础上,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解决如何让学生学会、评价学生是否学会以及如何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会等问题。学历案由主题与课时、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和学后反思等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999.
该文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出发,提出自学习科学创建以来,学习研究在三十年间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向。第一次是让学习研究“立地”的“方法学转向”,以“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提出为标志,缓解了百余年来教育学与心理学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学习研究走向统一提供了一个“脚手架”;第二次是让学习研究“顶天”的“基础研究转向”,以教育与认知神经科学崛起为标志,向基础研究下沉,并对实践产生了正反两方面影响。现在即将迎来第三次重大转折——学习研究的“工程转向”与学习工程的崛起。该研究提出,要从前两次重大转折中把握学习研究的未来走向,推动学习工程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既要基于“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工程隐喻,实现科学思维向工程思维的转换,促进学习研究中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体化发展,又要直面学习研究从基础科学向应用实践转化面临的挑战与伦理问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予的力量跨越二者之间“过于遥远的桥”,从而缓解“顶天”与“立地”之间重新浮现的巨大张力。  相似文献   
1000.
Discussion is a common and important learning process. Involvement of a virtual agent can provide adaptive support for the discussion process. Argumentativ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s beneficial to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but the effectiveness of argumentative scaffolding in existing studies is not consistent. Based on an intelligent discussion system, a total of 47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ok part in the experiment and they were assigned to three different conditions: content-related plus content-independent scaffolding condition, content-related scaffolding condition, and the control condition. Under the content-related and content-independent scaffolding condition, the computer agent provided an idea from semantically different categories (content-related scaffolding) according to the automatic categorization of the current contributions, and further inquired the participants about their attitudes and reasons (content-independent scaffold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tent-related scaffolding condition, the virtual agent only provided semantically different viewpoints. Under the control condition, the subjects expressed their opinion independently without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virtual agent. Findings reveal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hen the virtual agent provided semantically different ideas (content-related scaffolding), the discussion breadth (number of categories) was improved and the subjects felt that they had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Compared with the content-related scaffolding condition, when the virtual agent provided semantically different ideas and further asked about the attitudes and reasons, the subjects expressed more agreement with these views, but mentioned fewer categories during the discus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content-related scaffolding can facilitate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effect relevant to the topic of discussion. When the content independent scaffolding is added, it can promote the argumentative processing, but may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related to the topic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