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48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9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1项目简介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市西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体育局联合组织并资助。项目承担单位:广州能源研究所。总体目标是: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村和奥运场馆需要大量生活热水和加热的热能,研究利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并辅助以热泵技术,以游泳场馆为应用实例,研制一套基于太阳能为主要热能来源,以热泵为辅助的全年热水供给系统。该项目将摒弃以往大型太阳能热水系统辅助以具有污染和安全隐患的燃油(气)锅炉或高能耗的电辅助加热系统,以先进的热泵技术解决太阳能在阴雨天气时不能提供足够温度的热水的缺点,由于运用…  相似文献   
22.
力学是工程技术的基础。20世纪人类在航空航天、原子能利用和大型机械设备等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便是力学和工程技术结合的典型案例。当前,力学学科已经从经典力学,经过应用力学和技术科学,发展到系统力学的新阶段,人类的众多重大工程需求迫切需要发展系统力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超常环境下系统力学问题研究与验证专项拟通过高超声速巡航飞行、高速列车长时间安全服役、深海油气高效分离与输运等重大工程和复杂介质系统典型案例,按照系统力学的研究思路,揭示它们在超常环境下工作及服役的力学原理,提出系统解决方案,突破高超声速巡航飞行、高速列车的载荷谱分量预测和系统优化、深海油气水高效分离和输运等关键技术,并进行试验验证。同时,面向复杂介质系统力学国际前沿科学问题,研究多相、多场、多尺度和多过程的耦合机制,发展系统力学新理论,引领力学学科发展方向,凝聚一支系统力学研究队伍。  相似文献   
23.
今天,我们从事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研究的同志们和大家一样深切怀念我国杰出的教育家、科学家竺可桢同志。竺可桢同志不仅在地理学,气象学等科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为开创我国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研究工作,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竺可桢同志于1956年起领  相似文献   
24.
1 项目简介 项目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项目承担单位:大气物理研究所。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间正值主汛期,北京此期间降水量可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0%-50%,更是灾害性天气高发期,多数极端天气事件都发生在  相似文献   
25.
动物复杂性状是动物长期适应进化的结果,是动物多样性存在的主要基础,其调控的失衡是人类重大慢性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对其形成规律的认识对家养动物经济性状的改良和动物特殊功能的仿生有重要意义。因此,系统解析动物复杂性状的成因不仅是一项揭示大自然本质规律的基础性前沿科学工作,也有重大的应用前景。动物复杂性状形成机制的解析一直是一个科学难题,面临难以追溯、难以预测、难以调控的困难局面。“动物复杂性状的进化解析与调控”先导专项试图通过大尺度、跨物种的进化比较,系统整合不同动物物种遗传因子-发育网络进化-表型适应性3个层面的全面数据,突破目前GWAS(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框架,解析动物复杂性状的成因,我们把这种研究动物复杂性状的新思路称为eGPS(evolutionary Genotype-Phenotype Systems biology)。  相似文献   
26.
物理定律是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基本物理常数真的是常数吗?是什么机制导致了宇宙中的物质被保留了下来?为了探索这些问题,高能物理通过加速器不断提高能量,天体物理通过望远镜不断加大观测尺度。宇宙的定律应该是普适的,很可能在原子及原子与光相互作用的细微处留下帮助我们回答这些问题的启示。人们正沿着多种路径、向着多个方向探索自然界的新物理。这些方向包括宇宙前沿、高能前沿以及中科院“基于原子的精密测量物理”先导专项所属的精密测量前沿。  相似文献   
27.
基于20世纪物理学的进展,在未来几十年内,物理学在自然科学发展中的地位显然会与20世纪有所不同,物理学的“面貌”也会有很大变化。 可以认为,物理学研究,从总体来说,进入了新的、更深的层次(不论从对粒子和场的认识,对宇宙的认识,还是对复杂行为的研究以及对生命过程的探索等等),要探索的  相似文献   
28.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00年以来我国大气复合污染态势日趋严峻。卫星观测结果表明,我国约30%的国土面积、近5亿人口正遭受大气复合污染的危害。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关中、成渝等地区以细粒子为主要特征的大气灰霾污染尤其严重。各级政府多年来为此不懈努力,截至2012年专项启动时,一次污染物如PM10和SO2等浓度开始下降;但二次污染物如PM2.5和O3浓度并未明显降低。专项立项前,虽然国内相关研究很多,但是由于缺乏整体布局,研究存在不全面、不系统和“碎片化”等问题,难以全面认识我国灰霾污染问题并提出科学有效的控制策略。因此,开展系统的灰霾追因及控制研究是科学治理灰霾污染的迫切需要。中科院按照组织落实“创新2020”及院“十二五”总体规划要求,2010年启动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立项论证工作。经过20余次研讨和论证,专项于2012年10月正式立项。  相似文献   
29.
核裂变能是一种安全、低温室气体排放且经济性好的能源。然而,核裂变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在日本福岛事故之后,公众对发展核能存有恐惧心理,这就对未来先进核能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在确保安全(safety and security)的前提下,核裂变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经济可行地解决核燃料的稳定供应和核废料的安全处理两大问题。后一个问题是我国乃至国际核能界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也是尚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相似文献   
30.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明了我国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有研究预测,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全球的核能总量将增加2-4倍,我国由于本底较低,增幅将远远大于这个预期。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安全性、可持续性、防核扩散性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将会为未来核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