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217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高等教育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的困惑与抉择盐城职业大学张云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竟争。竞争的焦点是教学质量和办学经费,而教学质量和办学经费又是密切相关的,二者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几乎所有的高校...  相似文献   
72.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这是说教学语言在于简略而透彻,精致而含蓄,善用譬喻使人顿然明白。在体育教学中语言是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语言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真正的掌握知识和各种技术技能,还能美化学生的心灵,达到育体育人的双重效果。所以体育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具备以下特点:第一,具有启发性“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勿牵,强而勿抑,开而勿达。”古人认为引导学生而…  相似文献   
73.
随着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的STEM教育正逐渐被世界各国视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该文首先描述了OECD"催化剂项目"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了该项目中STEM教学模式所依据的主要理论——"做中学""情境学习理论"与形成性评价,并进一步归纳了"催化剂项目"所倡导的教育游戏、线上实验室、通过技术的合作、实时形成性评价和基于技能的课程模块等五种STEM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和经典案例。基于此,提出我国在STEM教育教学模式上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STEM教育的技术支持和设施建设;整合教育课程,构建以技能为导向的STEM课程体系;加快STEM师资培养,提高STEM教师的教学能力;构建实时的、多元化的形成性教育评价体系,提升STEM教学效果;强化顶层设计,合作开发与共享STEM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74.
本文对棉花简化栽培法和常规栽培法的生物学特性、原理进行比较分析.对简化栽培法在品种、种植方式、田间管理特点等进行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75.
分数应用题研究的就是单 位“1”的量、比较量和分率三者 之间的关系。比较量就是与单 位“1”的量相比较的量,分率就 是比较量占单位“1”的量的几分 之几。三种量之间的基本数量 关系是:单位“1”的量×分率= 比较量。在解题过程中,比较量 和分率一定要相对应。学生能 否掌握这一对应思想是正确解 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根据单 位“1”不同的确定方法可将分数 应用题归纳为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76.
77.
78.
我的幼儿园     
我没有上过幼儿园。草地就是我的幼儿园。 童年,因为病弱,为了让我更强壮地成长,我被母亲送往草地。 我的童年在草地与乡村的接合部度过。  相似文献   
79.
白桦林的风     
巴图和男孩走过去时,他并没有阻止男孩接近那头已经倒在草地上的狼,显然他对自己的枪法非常自信。  相似文献   
80.
重返嘉荫     
我并不讳言选择秋天去嘉荫是因为已逝散文作家苇岸,正是因为读了他的《美丽的嘉荫》,我才决定在十月走向这座北方的小城. 也许,走向嘉荫的路就是嘉荫本身.这个过程美丽,安详,平静. 汽车要穿越连绵不断的山地,每个人都耐心地等待着车爬上一个并不陡立的山坡,然后平滑地驶下另一侧的缓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