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2011年5月9日,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以下简称"广小")的400多名学生家长走进学校,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在和煦的阳光下,家长们由校园小导游带领,参观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路线图"以及学生书画作品、手工作品展览,出席了各班召开的"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一起观看了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主题大队会"浓情五月天,感恩父母情"。  相似文献   
62.
2009年9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辽宁大连。当晚的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大连市中山区政府率先发言,汇报中山区推进教育均衡、打造特色教育的做法。教育不能千校一面、千篇一律,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是温总理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的。今天的中山人谨记总理的指示,正以自信、果敢的姿态,走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63.
任国平  朱哲 《人民教育》2012,(18):18-28
姑苏古城,崇文尚教传统源远流长。公元1035年,宋代范仲淹在江苏苏州举办府学,首开东南兴学之风,也奠定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色。此后,古城文风昌隆,文人雅士辈出。仅近代以来,苏州便涌现出来了100多位院士以及叶圣陶、钱穆、钱钟书等众多文化名流,足可管窥这座古城的深厚文化底蕴。再看近30多年来苏州教育的发展历程。1982年苏州率先在全国基本普及小学教育,1992年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8年率先普及高中教育,2004年率先普及高等教育,2006年率先实现免费义务教育,2007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过去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足以让苏州教育人引以为豪。  相似文献   
64.
2010年9月,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二中开办第一届哈萨克双语班,这是昌吉州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生源主要来自昌吉州比较偏远贫困的山区和牧场。这些孩子特别淳朴,和他们交往,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二中语文教师陈岩告诉记者,班上50多名学生,起初三分之二几乎听不懂汉语。课堂上,陈岩说:老师刚才讲的话能听懂吗?孩子们说:听懂不,其实他们的意思是听不懂。陈岩从一名高中教师,感觉一下子回到了小学,开始教孩子们汉语拼音和字词句。  相似文献   
65.
任国平 《人民教育》2012,(19):26-32
古运河边,拱宸桥畔,静静地矗立着一所百年老校。大仙庙的悠悠钟声敲响了它的第一堂课,千年运河水滋润了一代代学子的心灵,它就是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这里的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拱小"。2001年,正值莲叶接天、荷花映日的盛夏时节,35岁的特级教师王崧舟作为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第一个引进的人才,在梦想的激励与冒险的忐忑中,阔别家乡浙江上虞,跨入了拱小刚被刷新过的大门,他成了这所百年老  相似文献   
66.
一、2019:国家顶层设计为教育谋划强国未来2019年,对国家而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对教育而言,则是一个重要的顶层设计年,最主要的依据是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一)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由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相似文献   
67.
我班有个调皮学生,叫陈彪。由于“四人帮”的毒害,他不守纪律,不爱学习,经常在外东游西荡。抽烟啦,讲下流话啦,打架斗殴啦,爱怎么搞就怎么搞,谁也管不得。女同学管了他,便几耳光;男同学管了他,就几小刀;老师管了他,他就顶牛。有一次,他上课看小人书,劝告不听,老师走过去将书收了,他便一拳把老师打得跌坐在椅子上。我刚到这个班当班主任,头一次上课,他就给我来了点厉害:当我转身扳书时,他用圆规从桌缝里插过去,刺得一个同学“哎哟”直叫。安静的课堂,顿时象一锅煮开了  相似文献   
68.
一位经济学家的教育观——茅于轼先生谈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研究经济的,我更多的是关心经济如何顺利发展。我国的经济能够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投资、进出口贸易、市场流动性等方面,注重发展生产,我觉得,投资教育、发展教育更为重要,因为教育是增进人的智慧的事业,好的教育能够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力。有的国家的劳动力好吃懒做,中国的劳动力是很勤劳的,只要管理得法,他是肯干活的,这是中国劳动力一个最主要的优点。但往往还是拼体力,要知道没有教育做基础是不行的。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发展经济的目的一是加大经济规模,加强国家…  相似文献   
69.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评价改革”再次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