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1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柯静  王绪伦 《职业技术》2006,(10):120-121
引青动力(Motivation)一直被认为是外语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Corder(1973)认为:“只要有学习动力,谁都能学会一门语言。”Hamer(1997)认为具有长远目标和动机很强的学生比起那些不具有长远目标和很强动机的学生更容易教。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学习动力越高,语言学得越快,学得也越好。关于动力,认知心理学将其分为内部动力(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部动力(Extrinsic motivation)。内部动力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力,它取决于个体内在的需要。  相似文献   
32.
合成了六个含开链冠醚基的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并用IR、HWMR、MS等谱确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33.
声乐表演是一个二度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需要演唱者在技巧运用、感情抒发以及现场发挥等方面的相互配合,而其中情感的表达最能渲染气氛,它是联系表演者与欣赏者的纽带,是表演行为中的点睛之笔。本文就在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进行了深讨。  相似文献   
34.
教改是活跃课堂教学的法宝。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措施。笔者曾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对体育课教学进行探讨,对课堂教学进行大胆革新.探索新的发展思路.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笔者在创新教育的诱导下,对体育教学进行了综合评估,独具新思维,在原教学的基础上加大教改力度.进行新的尝试——实施自主性教学。  相似文献   
35.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部专著由张俊才与青岛大学徐鹏绪合著。全书分总论、诗文、小说、戏剧、资料五编,共计45万言,将由天津教育出版社于年内出版。该书对五四以来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及不同时期主要的代表性观点,按理论、流派、社团、重要作家及作品等专题进行了认真的评述,并附有研究论著简介及重要论文索引,兼具学术性、知识性和  相似文献   
36.
本文综合实际论述了鼠量高而不下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37.
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和微机数字处理系统测量了成年雌、雄鸣禽燕雀鸣唱控制主要核团HVC、RA、X区、nⅫts以及对照核团SpM的体积.结果表明,位于前脑的鸣唱相关核团HVC、RA、X区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位于低位中枢的nⅫts以及与发声无关的SpM均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8.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要贯彻新课标精神,还应汲取已有的经典阅读教学的经验。作为复杂大文本,《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对高阶思维与深度学习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教授相应的阅读方法,只有在真实的阅读中才能达成。《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宏观与总体的把握,关注通识性与共识性的理解,重在基础,重在常识。在教学上,要尊重整本书阅读的规律,尊重《红楼梦》的文本个性,在满足公共教学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追求更高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39.
全面而辩证地理解文学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理性与非理性,才能准确把握文学的精神实质,才能实现《红楼梦》的完善的教育价值,才能开展健全的文学教育。在文学教育的高度理解《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既需要挖掘《红楼梦》在语言与思维发展中的“有用之用”,也要发挥其文化浸染与审美熏陶的“无用之用”,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0.
<竹取物語·龙首明珠>中的求婚难题是使用典故编写成的,倘若没有吸收汉文典籍,是难以编出这一作品的.对于日本文学来说,汉文典籍的利用确实占据重要的位置,是日本文学创作的一个传统模式.但是这一利用并非只是模仿,可以说是为了创造出独特的民族文学所要经过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