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0篇
科学研究   1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逻辑主要是研究推理类型或形式的科学。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中所孕育的逻辑 ,必定会有各自的特点。古印度的因明不等同于古希腊的三段论 ,以墨家逻辑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逻辑也不应是西方传统逻辑的复制品。一些学者致力于探索中国古代逻辑的合理解说和科学定位 ,而中国古代“推类”思想的不断开掘正是这种探索的结果。它深入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逻辑思维特质 ,确立了中国古代逻辑的世界地位 ,并给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2.
中国古代的典型推理方法叫推类或类推。要解读"推类",唯有从中国古代"类"的观念入手,考察中国古代"‘类’的观念"的基本内容,包括"类同观"、"类别观"、"类法则观"、"类同理同观"、"类整体观",比较了中国古代"类"的观念与西方"类"概念的差异,就能说明中西推理类型或逻辑类型的不同。  相似文献   
73.
文物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它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而大学生是文物保护事业的依靠,应该对其进行文物保护的教育。可以采用与历史课堂教学相结合,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和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等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74.
“类”、“故”、“理”这三个范畴,是先秦科学方法论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墨家最先提出“类”、“故”、“理”三个范畴并以之作为推类的逻辑法则。古代中国人重“实”,突出地表现为强调用实践效果或实际效用来证明某种思想、理论或知识是否为“真理”。这种“效验”论,实质是中国古代的科学证明论,其逻辑方法就是墨家提出的“效”式推理。  相似文献   
75.
复合应用型人才视野下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构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快速高效向前发展,复合应用型人才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识到高校实践育人的现实意义,分析了高校中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紧迫性,阐述了在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下,构建当代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体系,旨在为国家建设发展输送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新建本科院校正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本文以"挑战杯"竞赛为载体,从学生、教师、方法、课程、环境、评价等要素入手,探索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方式改革,必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7.
郑愁予说:"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说偶像情结并不是错误,因为每个偶像身上都有值得我们瞩目的闪光点。学习偶像的长处,能够帮助我们成才。并不是所有的潮流都一无是处。有人说,假如老一代艺术家是一颗恒星,那这些新生代充其量是一颗流星,闪亮是刹那间的,过后只是灰烬。姑且相信这种说法,可流星不也有它的耀眼之处吗?至少,  相似文献   
78.
79.
不要等危机来了才化解 1986年,山东龙大食品集团从一家镇办砖瓦厂转产.经过董事长宫学斌带领众人的一番苦干实干,到1992年已经初具规模,拥有了自主出口经营权.也正是因为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宫学斌对企业的传承持相当谨慎的态度,从1993年起让宫明杰辞去公职到日本学习,1995年进入集团接受"锻炼",1997年任命为代理总经理,到2002年的"转正"……近十年的考验与磨练,不仅让官明杰真正理解了父辈创业的不易,也对集团未来的走向萌生了自己独到的想法.  相似文献   
80.
搭错车     
嘿嘿!大家好!我嘛,经常被妈妈称为"马大哈",为什么呢?看了下面的这件事你就知道了。这件事发生在去年的一个早晨。"懒虫!"妈妈边帮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