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9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173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有人把刘永行称为大陆版的王永庆,因为刘永行与王永庆一样生活很有规律.多年来,刘永行总是穿着朴素,爱好家常菜,每天准时5点半下班,极少应酬,把大多的闲暇时间用来陪伴家人,"不投机、不浮躁、不虚荣",一心"踏踏实实做企业".  相似文献   
12.
李晓波:企业家要争做"低碳大王"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关系企业能否生存、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九阳企业创始人之一,黄淑玲陪伴九阳一路风雨兼程走过了15年.从发明豆浆机到公司上市,她和她的团队一直引领着这个行业在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贷款高负债运行现象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从10个方面分析了高校贷款的起因,并对减小贷款的风险提出了合理规划高等教育、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土地和房产置换等10条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如何有效保护领先技术是现代创新型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企业专利调查数据考察了研发投入、创新外包对于企业技术保护策略的影响。本研究将技术保护策略区分为维持先发、互补性资产组合与知识产权保护三类,将研发投入分解为研发强度与研发周期,依研发组织形式区分创新一体化与创新外包,实证结果发现:(1)研发强度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维持先发及知识产权的方式来保护技术,研发周期长的企业倾向于通过知识产权尤其是申请专利的方式来保护技术;(2)实现创新一体化的企业更倾向于综合采用维持先发、互补性资产组合及知识产权三种保护策略,实施创新外包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互补性资产组合的方式进行技术保护;进一步细分创新外包程度发现, 随着外包程度的增加,企业会减少对维持先发、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使用,增加对互补性资产组合保护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逆向溢出知识对投资企业技术进步发挥的促进效应持续受到学界关注,但既有研究体系尚未从更深层面揭示其内在机理。本文借助知识结构理论,从广度、深度和强度3个维度出发剖析逆向溢出知识在投资企业技术进步中发挥的作用,并借助123家国内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对其进行检验,主要结论有:增加逆向溢出知识广度和深度有助于促进投资企业技术进步,而且该促进效应受到逆向溢出知识强度的正向调节作用;随着OFDI逆向溢出知识增加,溢出知识广度对投资企业技术进步的促进效果愈发增强,而溢出知识深度的促进效果逐渐减弱。依据所得结论,文中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7.
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206家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以企业网络权力以及创新绩效为变量、以数字化能力为中介的SEM模型,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下网络权力动态变化影响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企业网络权力正向作用于创新绩效,数字化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创新绩效,且在网络权力及创新绩效间发挥有效中介作用。因此,在数字转型背景下关注核心企业的网络权力有效运用,从而达到企业网络整体竞争力及创新绩效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全球制造业格局大调整中,数字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高阶迭代,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将解构的数字技术可供性划分为积累可供性和变异可供性,并基于搜索视角探讨其对企业数字创新价值实现的影响机制。通过对894家先进制造业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积累可供性对企业数字创新价值强度和价值范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变异可供性对企业数字创新价值强度和范围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一致搜索机制在积累可供性与数字创新价值强度、变异可供性与数字创新价值范围之间都起到了强化作用;而敏捷搜索则强化了变异可供性和数字创新价值范围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对于厘清数字技术可供性、企业数字创新价值实现机理有显著的理论贡献,同时为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创新价值实现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家“双创”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孵化事业蓬勃发展。然而,实践中在孵企业绩效水平低、成长性不足等问题始终未能有效解决。研究从组织要素理论视角出发,实证分析在孵企业要素特征对创新行为选择及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创新性组织文化、创业型战略导向和柔性组织结构作为在孵企业要素特征,均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行为的开展及创业绩效提升;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行为均对在孵企业创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同时,两种创新行为在在孵企业要素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中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分别从加强在孵企业创新性要素特征培育、注重创新行为选择与融合、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政策氛围方面提出启示性对策。  相似文献   
20.
研究将原始创新知识搜寻划分为前瞻型知识搜寻与反应型知识搜寻,探究知识搜寻对原始创新知识创造的影响及差异,以及知识积累的中介作用和原始创新意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前瞻型知识搜寻对原始创新知识创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反应型知识搜寻与原始创新知识创造间具有倒U形关系。知识积累在前瞻型知识搜寻对原始创新知识创造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知识积累在反应型知识搜寻对原始创新知识创造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原始创新意志可以正向调节前瞻型知识搜寻对原始创新知识创造的影响,且原始创新意志显著调节了反应型知识搜寻与原始创新知识创造之间的倒U型关系。研究结果为专利密集型企业实现原始创新知识创造而选择适宜的知识搜寻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