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470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本文在回顾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学历程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核心组成,分析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方面,对高校深入贯彻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针对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管理、运动员管理、学训矛盾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2.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和改善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要注重研究学生阻心理,运用情意原理调节学生的情意状态,培养学生丰富健康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的效率。因此,课堂教学也是情感教学的重要阵地,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那么,我们在新课改下利用物理课堂如何对学生进行睛感教学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43.
研究高考,在一部分教师心目中似乎成了套话、空话,我不以为然,甚至可以说我们每年研究高考尝足了甜头,使得我校高考成绩斐然。现以2009年高考对电场性质的考查分析为例,说明如何研究高考,高考给我们的教学有何启迪。  相似文献   
44.
高考冲刺阶段要强化综合训练,目的在于提高应试能力,重要的是过好三道关——知识关、试题关和心态关。一、知识关1.关注"中国梦"等热点问题。高考试题必然会反映国家意志,重大时事热点必然是高考试题的重要载体,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说明、评价重大时事热点,是  相似文献   
45.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将教学活动完全局限于课堂。近年来,教育界对非正式学习的研究不断深入,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让学生在正式课堂学习之外,也能自觉开展学习,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应在这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既要抓好课堂教学正式学习,也要充分兼顾到课外非正式学习的作用,使其为提升语文教学成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发挥促进作用。一、要求学生配备"万能笔记",闲暇之余开展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46.
在课程思政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高职院校将党史这个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显得十分有必要。因此,我们需要厘清党史融入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的逻辑思路,在此基础上,从内容和方法上探讨党史融入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47.
48.
实验教学是工科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借鉴美国大学理工科实验教学及管理的经验,针对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思路,希望为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9.
卞湣 《视听界》2014,(2):114-115
随着现场报道的日益密集,主持人走出演播室,进入新闻现场报道的情景越来越多。不少主持人尽管身在现场,但基本还是面对镜头,口述事先准备好的稿件(或腹稿),出镜只是强调“我”在现场,至于是否及时、准确、深刻、生动地报道了新闻全貌,难说。撇开其他因素不论,主持人缺乏现场调度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重要原因。主持人身入新闻事发地,其创作环境已从演播室迁出,目击现场全域,亲历事件全程,此时不应被动地依令发声、机械口述,而应以机动应变的意识来调动各环节,实现报道意图。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