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59篇
科学研究   50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81.
马箫箫 《上海教育》2023,(17):49-51
<正>在技术赋能高等教育需求空前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领域面临重大变革,多样化技术支持的教学实践正在重塑教育范式。《2023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聚焦于数智融合时代全球技术赋能高等教育的新趋势,分析了基于AI技术实现的预测性、个性化学习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模糊学习模式边界,混合弹性模式,微证书,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联结感这六项影响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与实践。  相似文献   
382.
数字时代背景下,资源编排如何创造价值开始成为创业理论研究与企业管理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以往研究解析了数字赋能的资源配置构型创造价值的不同方式,然而,对于在不同价值创造逻辑中每个价值共创者资源、需求的异质性、资源编排过程机制及其异质性尚缺乏深入剖析。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选择4个本土企业的数字平台,探索在不同数字创业情境下如何进行资源编排实现价值创造,构建资源编排过程模型。研究发现:数字平台可通过集成式资源编排、协作式资源编排、搭桥式资源编排以及赋能式资源编排4种模式实现价值创造,且4种模式在需求—资源识别、资源结构化、资源捆绑和资源利用等子过程中均存在差异性;不同资源编排模式的选择受创业者创业认知、所识别资源与需求匹配逻辑的影响,且不同资源编排模式呈现出异质性的价值创造逻辑;与集成式、协作式资源编排模式相比,搭桥式和赋能式资源编排模式对企业资源要求相对减弱,更有利于构建数字平台的焦点企业应对资源约束。本文对丰富数字创业和价值创造研究、拓展资源编排理论的应用情境与过程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企业如何构建数字平台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83.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理论,而其“师友”潘光旦此前已通过追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对儒家重视“类别”“差等”的特征作了系统诠释,“差序格局”理论承袭潘光旦思想的迹象显著。“差序格局”理论为实现教育实质公平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也为重新审视乡土教育的概念、范畴和价值提供了重要视角: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教育不仅仅是面向乡村孩子的教育,而是面向城乡全体学生,以乡村社会为场域,以乡土文化、乡村生活为内容的教育,是在“差序格局”社会形态中与各类教育共生共融的教育新生态。  相似文献   
384.
建构主义知识观与技术理性高度耦合,在智能时代备受青睐,但也因其知识本位的价值立场而被质疑。作为建构主义极具代表性的知识获得方式,记忆、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被普遍重视,而其所引起的学生“颈部以上”的片面发展随着技术进步和知识图景变迁逐渐凸显。与知识建构不同,一种“旧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先验地存在于心灵中,知识获得的本质是发现,根本路径是解构;知识获得是学习者由内而外从心中引出真知本慧的过程,是以“真知”推动学习者价值观念、道德品质、身心气质、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促成生命整全发展的过程。“旧知识观”下的知识获得方式具有“身心一体,知行合一”的特征,知识教学是从大脑到身体的具身性活动,也是从身体到心灵的情感性活动,是从经验到体验的内发性活动,也是从体悟到行动的实践性活动。  相似文献   
385.
<正>伴随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受到教学碎片化、模式化等因素的影响,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需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重视思路教学,以文本为载体强化语句训练,锻炼逻辑推理能力,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比较阅读、充分利用留白,促进学生多元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