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46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本文通过对音乐教育和音乐欣赏中的想象与科学创造的关系的深入剖析,说明了:1.音乐教育触发人的想象,是科学思维源泉之一,也是发展智力的动力;2.音乐作品欣赏中产生想象、联想过程所受的科学制约;3.音乐教育可发展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培养改革开放时期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2.
吴彪 《科教文汇》2007,(10S):215-215
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维修涉及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一个虽属常见但却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选取适当的公路标准和技术指标,搞好公路的总体设计、应用高科技手段、做好山区公路的选线工作、构造物方案选择与论证,切实加强防护排水设计、优化防护方案、搞好公路的绿化美化工程、积极做好环保与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施工的管理工作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公路勘察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1986年,国家积极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邓小平同志为保障主权独立和民生安全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了设立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6年后,作为当时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侯云德与程永庆共同创建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随即,他们建成了我国首条通过国家GMP认证的基因工程药品生产线,第一次实现了国家GMP标准的基因  相似文献   
15.
正从高达828米的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到世界第二高楼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再到世界第四高楼508米的台北101摩天大楼,一座座现代化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中心。当人们惊叹它们的高耸、炫丽、魔幻,膜拜设计师的伟大时,其实还有一批应该被记住的默默无闻者,是他们用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支撑一座座高楼大厦安全地矗立在地面之上,他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结构设计师们。而获得"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相似文献   
16.
吴彪  户万 《科学中国人》2013,(3):6-11,106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历时40余年.累计野外行程80余万公里.最终完成的"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与研究开发"项目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我国中医药行业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近10年的空缺!  相似文献   
17.
前言:2012年4月,在长三角经济的交通腹地、美丽的太湖西岸——江苏宜兴市,一家代表现代生物医学科技产化业发展新道路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了!在此之前,世界著名免疫细胞生物学家吴炯博士辞去了所有国外的工作,并邀请数名在美国著名大学担任教授和公司担任重要职位的科学家、高级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起回国,同国内的几位合伙人开始了他们的科技创新之路,所创办的就是众森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8.
音乐作品在音乐表演再创造中获得价值与生命,音乐表演再创造使音乐作品形成具有新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品;音乐表演再创造的原则、手法与教学要点是使音乐表演者的表演艺术形象完善、美化、成功的前提与保证。  相似文献   
19.
<正>"姜建新这个同志,他不像个老板,他真是个农民,非常实在,就是真正让我帮助他能够打进世界,他的雄心壮志很感动我。"2014年12月18日,在央视七套《致富经》栏目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对姜建新如此评价。现年61岁的姜建新,是江苏丹阳市皇塘镇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30多年来,姜建新靠着一双勤劳的手,执着地在农村打拼。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农民,1996年创办了丹阳市第一家民营农业企业——江南食用茵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1月10日,姜建新凭借"优质草  相似文献   
20.
水,是西北地区永恒的关键词。千百年来,在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内陆河始终维系着那里人们的生息,支撑着脆弱的生态环境,缔造着内陆河沿岸的旖旎和繁华,也述说着人类在恶劣的环境面前的无能为力和弱小。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人们除了接受内陆河水的馈赠,便再无其他出路。一旦这份珍贵的礼物被收回,对那里的生灵而言,将是灭顶之灾。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之伴生的浪费、污染、开发、破坏等,对当地紧缺的水资源犹如雪上加霜,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不仅令人们生存发展受到威胁,还加深了环境治理、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