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语文课堂教学民主化的技术行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堂教学民主化的技术行为初探●广西吴泓“教学民主化”,这是一个现代教学论中跨学科的重大理论课题。从十九世纪美国的教育家杜威、罗杰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从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教育先驱陶行知到本世纪八十年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等,无一...  相似文献   
12.
较之同时代的作家,鲁迅先生有敏锐深刻到无可比拟的悲剧意识,他的痛苦也因而深切得无可比拟。正是这样,他习惯于以对整个中国历史批判的眼光来观照现实,观照人生,观照  相似文献   
13.
释题,介绍作者   师: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 )   师:读 jǐ南,还是 jì南呢 ?   (生查字典,讨论:① jǐ,名词,如济宁;② jì,动词或形容词,如人才济济,救济。可见地域名词读 jǐ,课题应读 jǐ南 )   师:“舍”字有两种读音:① shě,如舍身、舍弃;② shè,如宿舍、旅舍。作者之“舍”字应读什么 ?   (生讨论:作者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据他儿子舒乙说:“舍予”是“舍我”的意思,即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祖国、人民,应读 shě )   说明:对于释题和介绍作者,教师把教的内容转换成学生学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吴泓 《广东教育》2004,(8):39-40
2003年4月,中央电教馆批准我校申报《家园——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网站建设及应用》的子课题立项。与此同时,我们也开始“自己课程”网站的开发和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文中对西方近现代设计史进对艺术风格的影响行全面地分析与探讨,并对西方近现代设计史对艺术风格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总结,同时提出在学习西方近现代设计史对艺术风格影响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答案,以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肯定否定语义偏移现象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一面与两面"的问题,因此常常被当作一种语法错误。本文尝试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从语法、语义、语用层面对现代汉语肯定否定语义偏移问题做出分析与探讨,以解释其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吴泓 《广西教育》2014,(48):36-38
正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是保证高中语文学习效应最大化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专题"为材料组织形式,以"研究"或"讨论"为手段方法,以"网络"为主要学习平台,以"课段"为主要学习单位("课段"是指完成某一个阶段性的学习任务而需要的时间,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课时,也可以是一周、两周甚至三四周的课时;随着学习过程的推进和学生学习技能的熟练掌握,还可以是半个或几分之一的课时),以"培育思维""生成思想"为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以及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自身进行的各种思维活动,始终不断地进行着,可以说,它是一个动态的流程。 既是流动的,其前后的流势决不可能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高潮”的凸现和存在无法避免也不可能避免。它极富层次,或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或山环水转,突兀显现。如万里长江,初为涓涓细流,聚而成河,汇而成江,江河蜿蜒,直逼峡口,是夔门激流,波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第六册《陌上桑》一诗,“脱帽著帩头”的注释是:“把帽子脱下,只戴着纱巾。古代男子戴帽,先用头巾把发束好,然后戴帽。著,戴。帩头,包头的纱巾。”一些评注家也有类似分析:“脱下帽子戴上帩头,在罗敷面前故意显示”(人民文学出版社《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脱下帽子整理发巾,用故意做作的举动来炫耀自己”(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其实,以“著”释“戴”及上述对诗意的分析,都未必正确《礼记·冠义》云:“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这是说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是成人之礼的开始,是嘉礼中最重要的。认为“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上升到了、“人之所以为人者”的地位。古代文学作品中不乏重冠的记载,如邹忌的“朝服衣冠”,侯生的“摄敝衣  相似文献   
20.
有一条路 永远寂寞有一种声音 永远凝重抚摸历史的车辙 你会看到一个身影他踽踽独行,无怨无悔的痴心 最终赢得礼乐诗书,弟子三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