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为了使解题过程更简捷明快,可以针对已知条件另行拟制解题条件,然后借助虚拟条件巧求结果。1.虚拟数据根据题中特定条件假设有助于解题的数据,使之与已知条件之间建立直接而简捷的换算关系。例1 已知,将某 KHCO_3的水溶液(密度为1.13g/cm~3)加热之后(设 KHCO_3全部分解),制得了13.8%的 K_2CO_3溶液,假设加热时,溶液水分没有蒸发,CO_2全部逸出,试求原 KHCO_3溶液的百分比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  相似文献   
72.
新型化学电源用途广泛,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此为背景的命题也是高考热点之一,其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利于综合素质的考查。  相似文献   
73.
’94高考“3 2”卷第三大题,分值较高(每小题4分),且大多为计算型选择题,考生甚感辣手。现择其一二,予以巧解巧算。  相似文献   
74.
材料一:2003年2月1日北京时间22时左右,美国服役年限最久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降落时突然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系,不久后德克萨斯北部的居民便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载有7名宇航员的航天飞机在进入大气层后已经解体。这是美国自1986年来发生的第二次航天飞机失事事件。材料二:航天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最危险的是发射升空和重返大气层时,重返大气层时更容易出现事故。有关专家认为,“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地面前失事可能有四种原因:一是进入大气层后因与大气摩擦产生高温导致隔热层脱落或烧毁;二是进入大气层时受到强大冲击力;三是进入大气…  相似文献   
75.
一、根据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解题例1含有氨基(—NH2)的化合物通常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如:R—NH2 HCl→R—NH2·HCl(R代表烷基、苯基等)。现有两种化合物A和B,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已知:①它们都是对位二取代苯。②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137。③A既能被NaOH溶液中和,又可以跟盐酸反应生成盐,但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既不能被NaOH溶液中和,也不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④它们的组成元素只可能是C、H、O、N、Cl中的几种。请按要求填空:  相似文献   
76.
一、信息转换法根据同温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及同一溶液浓度的均一性,运用“等效转换”思想求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例1在25℃时,将两根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当电路中有am ol电子转移时,溶液中析出m gN a2SO4·10H2O晶体。若温度不变,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00mm+18a%B.1m0+09ma%C.7100m161(m+18a)%D.16711(0m0+m9a)%解析电解硫酸钠饱和溶液,实质上就是电解水。设转移am ol电子时,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x,根据2H2O2H2↑+O2↑∽4e-36g4m olx am ol解得x=9ag。电解后相当于将硫酸钠饱和溶液分…  相似文献   
77.
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实验的研究性学习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铜与稀硝酸发生如下反应:3Cu 8HNO3稀=2NO↑ 3CuNO32 4H2O。从理论上讲,实验现象应为生成无色气体,在试管口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但现行教材中该实验直接在试管中进行,用塑料袋封住试管口,实验的真实现象却是实验操作中气体往往在液面上就变色(这是NO迅速跟封在试管中的氧气结合生成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2NO O2=2NO2)。实验现象与理论反应无法吻合,给实验结论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这一实验进行必要的创新研究与改进。要想清楚地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的生成及无色变为红棕色的过程,关键是在产生NO气体前…  相似文献   
78.
[设计思想] 本节课采用"启发一探究"式的教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提出假设、探索问题",以问题为核心、启发为手段,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探究,体验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藉多媒体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现学生发现的"新知"和微观结构,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借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提出,为学主创设一个更为广阔的施展创造力的空间.  相似文献   
79.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实现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结构、方式、地理教师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作用以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四个方面,结合地理教学的实际,论述了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80.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解读一质谱分析法是化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它通过测定分子质量和相应的离子电荷实现对样品中分子的分析。在质谱分析领域,已经出了几项诺贝尔奖成果。英国科学家阿斯顿首次制成了聚焦性能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