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由学科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共同组成。学科性知识的典型形态是普遍理论,包括普通文化知识、任教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的典型形态是个人理论,是教师通过反学科性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并借助批判和反思升华实践经验而得来的,这种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独特实践经验以及对这些经验的整合。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有以下五个特点:其一,它是依存于有限情景的经验性知识,比起理论知识来说缺乏严密性和普遍性,但却是一种鲜活的知识、功能灵活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摘要:对当前诸多参与“抢人大战”城市间引发有关房价与人才引进综合效应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运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评估了房价对科研人才集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发现为:第一,全国范围内房价位于低门限区间对科研人才集聚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高门限区间房价对科研人才集聚具有抑制作用,东部地区与全国范围一致但不够显著;第二,中、西部地区房价位于低门限区间对科研人才集聚具有抑制作用,而在高门限区间对科研人才集聚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第三,东部地区科研人才集聚出现“拥挤效应”,中、西部地区科研人才集聚“羊群行为”效应存在显著正的外部性。研究结论是东部地区“抢人大战”城市短期内应大幅提高科研人才购房补贴以降低人才实际购房成本,长远来看应积极参与“抢业大战”提升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中、西部地区各城市应抓住参与“抢人大战”的战略契机,充分利用人才集聚“羊群行为”显著正的外部性倍速集聚人才。  相似文献   
13.
孙文浩  张杰 《科研管理》2021,42(4):92-102
研究科技人才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对优化高级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效率并推动地区高质量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8—2014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运用修改后的静态面板门限模型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①企业科技人才规模的创新绩效存在一个约为341人的“规模阈值”,超过“规模阈值”则不利于企业创新;②相对于国有、外资产权的企业,民营企业与“NN”型企业科技人才的“规模阈值”特征更加突出;③国家级高新区或者政府减税均有利于缓解科技人才“规模阈值”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建议“抢人大战”城市出台相应的人才政策鼓励科技人才向具有小规模科技人才的“LL”企业流动,并加快省级高新区升级进程,以避免企业过度集聚科技人才引发系统性的创新风险。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训练工作分级考评是适应军队院校教学评价常态化运行的需要,是院校推动工作落实、提高教学训练效果的"抓手"。本文详细阐述了教学训练分级考评的目的意义、建立的背景,回答了分级考评体系是什么、如何建立和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为军队院校教学评价研究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