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们是太原铁路局铁路安全校外辅导员,今天,我们想在这里和大家谈一谈有关爱护铁路、保护自身安全的常识。作为一名在校学生,特别是铁路沿线学校的同学,了解并能熟悉掌握一些基本的爱  相似文献   
52.
本中心集质量检验、计量鉴定和特种设备检验为一体,加挂"云南省乳及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积极筹建"云南省金银饰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心现有职工10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人(1人正在攻读博士),高级工程师12人;中心占地8671 m2,实验室场地面积6004 m2,拥有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等价值3500多万元的检验检测设备. 1 主要创新工作 1)2011年10月开始,承担"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培训中心"培训工作,该项目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中国州(市)一级政府正式签订的第一个合作项目,也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中国建立的唯一专门从事食品安全的检测培训机构,两年来培训来自朝鲜、马尔代夫、赞比亚等15个国家的39名外籍学员.  相似文献   
53.
54.
网络传播与网络舆论的生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化传播、星状网络传播、多功能传播、超文本链接等构成了网络传播的技术特征;自由传播、平等传播、实时传播、互动传播、匿名传播等构成了网络传播的人际特征。网络传播人际特征的形成以网络传播技术特征为技术支撑和前提,两种因素相互作用,对网络舆论的生成、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舆论产生:"议程设置"全民化;舆论心理:"群体极化"现象突出;舆论演化:"蝴蝶效应"加剧;舆论控制:"把关能力"弱化。只有深入了解网络舆论的生成原因与演化规律,才能对其进行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55.
首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从1998年5月启动,历时近10个月,现已公布了100篇入选论文名单(论文正处于异议期)。这项工作已列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今后将每年评选100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开展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  相似文献   
56.
57.
白兆德  安全  王大斌 《数学教学研究》2010,29(10):66-67,F0004
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意义。当前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现状,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8.
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处于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重要阶段。运用2004-2019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了涵盖人力资本高级化、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城镇化质量提升的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滞后一期的人力资本高级化对其自身的影响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为0.198。人力资本高级化的提升主要依靠自身惯性,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其影响最小,城镇化质量提升是促进人力资本高级化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高级化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人力资本高级化和城镇化质量提升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人力资本高级化有利于提高城镇化质量,但长期效应有待强化。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镇化质量改善的促进作用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9.
科技研发应当遵循“科技向善”的理念,科技伦理与安全审查机制的建立十分重要。科技伦理与安全审查机制是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伦理与安全审查从“形式要件”到“实质要件”,均应当体现实体伦理正义和程序伦理正义的科技善治。我国应当构建科技伦理与安全审查二元体系结构:在内部审查结构中,制定具有统一性的科技伦理与安全审查实体性规则、程序性规则,从审查方式、审查标准、审查类型、主体法律责任四个方面对科技研发行为和科技产出成果予以规范。在外部审查结构中,建立信用机制及负面清单制度,形塑公众参与式审查模式,以期从源头有效规避科技伦理与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60.
随着国家安全的内涵从传统安全到非传统安全的发展变迁,知识产权安全正在成为国家安全体系中非传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安全统筹协调机制缺失会造成国家“集体行动困境”,将一般性的知识产权风险转化为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安全因素。在国家安全情境下审视知识产权,其核心是国家集体行动中知识产权的自主性、可靠性和可控性。系统分析了知识产权国家安全的历史与现实逻辑及其中的复杂性机制,认为知识产权安全具备非传统安全的跨国性、非政府性、可转化性特征,知识产权安全问题包含了知识产权治理的制度性安全、知识产权客体的技术性安全、知识产权运作的全球性安全三种形构和多项安全风险表征。基于国家优先、利益平衡与制度实现的公共价值,建立超越市场-政府或私权-主权二分法的知识产权国家安全治理的原则、规则和机制体系。最终,从治理决策架构、制度和政策体系、“知识产权安全学”的交叉理论研究三方面提出知识产权国家安全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