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通过智能芯片技术创新聚类图谱分析,识别中国智能芯片技术创新路径;从区域层面分析和比较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台湾、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中国智能芯片技术创新关键主体分布,及其研发合作关系特征,为中国智能芯片创新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中国智能芯片技术创新路径可分为延续传统计算架构、打造量子芯片、研发类脑芯片3条路径;(2)中国智能芯片技术创新主体分布呈现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聚焦智能芯片技术创新全赛道,粤港澳地区聚焦传统赛道,中西部地区多为高校与科研院所,聚焦智能芯片的实验室研发;(3)中国智能芯片技术创新主体的研发合作关系演化呈现关键创新主体的研发合作规模逐渐缩小,合作关系逐渐稳健,合作网络时空发展向“地缘性+业缘性”演化,研发合作方向逐渐呈现两极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高校教师行为表现出“学术性”和“商业性”双重属性,如何精准识别和跟踪高校教师多元角色正成为新的热点议题。以上海市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3 684名在岗教师为研究对象,多源匹配教师的学术论文发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发明专利申请、衍生企业创办4个维度的底层数据。基于角色认同理论,将教师划分为科研型、准创业型、半创业型和创业型4类角色,并构建相应的多元角色识别模型,观测教师学术生命周期内的角色转变过程。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通常伴随着职业发展状态的改变,高校政策、学科领域和教师学术年龄均对教师角色类型分布与转换情境有显著影响。高校应关注教师角色认同的转换情境,制定多元化的评聘考核机制,促进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协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