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论电视电影的表现方式与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电影,是指专门用于在电视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它坚持了电影的叙事风格和美学特征,按电影的艺术规律拍摄,重在人物的塑造,注重导演的风格化和意境.它在制作和放映的方式与影院电影有所不同,在技术制作上和艺术审美标准上要符合电视播放要求.电视电影探索将电影与电视的媒介特性相结合,使电影得到了一种新的传播载体,电视也获得了新的艺术营养.……  相似文献   
42.
论影响我国信息公开制度深化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冠文 《北京档案》2005,23(8):19-21
20世纪50年代,由于经济危机和大规模战争的影响,西方国家政府普遍从消极行政转向了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43.
信息公开制度是一种承认公民对国家拥有的信息有公开请求权,国家对这种信息公开的请求有回答义务的制度。近年来,我国公民获取公共信息资源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各地、各部门都制定了一些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引入了诸如公开招投标、公开招考等政务公开制度。全国已有80%以上的政府通过网络发布政策、法规、经济计划等信息。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公开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44.
新世纪人们在享受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需要精神层面的关怀和体恤.电视散文作为文学与电视相结合而成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5.
浅析栏目改版中的收视率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视栏目的评价体系作为每个电视台绩效评价的尺度.对于促进各栏目的良性竞争和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收视率作为一个客观的量化指标,在现存的电视栏目评价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看待收视率在整个电视节目评价体系中的位置,如何运用收视率指标进行栏目的评判,不仅关系到栏目的"优胜劣汰",也影响着栏目改版的运作.本文从收视率的含义、栏目改版中收视率的误读、正视收视率的应有举措三个方面论述栏目改版中收视率的应用情况,以期对栏目改版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6.
作为一门艺术,节目命名是一种审美形式,它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以审美价值为中心的审美教育、审美认识和审美娱乐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7.
反常规镜头就是有悖于常规影视表现手段的镜头。具体来说.在镜头运动、构图以及布光用色等方面打破传统,达到某种特殊效果,从而表现出强烈情感或特定含义的镜头。反常规镜头按其产生途径可粗略地分为四大类:镜头本身运动产生的、构图形式构成的、光色变异得到的和声画错位造成的。本文将结合影视作品对这四类镜头及其审美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8.
社会生活方式的媒介化催生了“点赞”这一人际互动的新方式.微信朋友圈“点赞”因其传达意义的统一性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追捧.强关系网络下,基于微信的熟人社交模式,用户通过互赞享受着虚拟社会互动带来的满足感,“点赞”成为朋友圈中满足自身情感诉求的工具.但是“点赞”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用户的情绪化表达使得主体异化,进而导致了交往的非理性化.文章试图通过分析“点赞”的情感诉求,发现用户主体异化的情形,探讨“点赞”情绪异化表达和主体异化导致的交往非理性化问题,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功能,理性使用社交媒体.  相似文献   
49.
论媒介素养教育的构成与范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它体现了媒介素养的四个要素——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和传播信息。在信息社会中,几乎没有人在生活工作中不依赖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为了更好地获取信息,人们必须对媒介有所了解,知道在特定的媒介上获取相关的信息。尤  相似文献   
50.
电视教育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邮电带来的函授教育,广播带来的听觉教育,电视带来的全动态的视听合一的教育,计算机网络带来的多媒体交互式教育等。其中,电视快捷、生动、形象的视听传输是来势最猛、影响最大的教育形式,从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到传播的信息量,都处于现代大众传播的领导地位,这是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