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和上升,中国政府积极主导并支持国际合作办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做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要有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具备语言和教学能力、外语和交际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国际汉语教师肩负着开展公共外交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任,要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国际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52.
新时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认同感是指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政治身份,并产生归属感。新形势下各种浪潮对我国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带来了极大影响,这决定了新时期国家认同感培养应处于动态的平衡:既基于传统的培养,又寻求政治诉求以及面向全球化的培养。  相似文献   
53.
张双  秦雨萍  蒋超 《内江科技》2007,28(1):28-28
换元法是重要的数学方法,在数学中得到广范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换元法的具体应用举例,对中学数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张双有 《甘肃教育》2020,(3):178-178
对比法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研究方法,并且是一种十分优秀的方法,因此才会经久不衰。对比思想在学习高中物理时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不但可以使我们较为简单地区分出相似的物理概念、方法、实验,而且可以为解题提供思路、拓展我们的思维。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积极将这种方法引入课堂中,将类似的章节、内容归纳到一起,运用对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虽然这样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是教学效果会得到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55.
张双  陈凯 《考试周刊》2012,(41):67-68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学习领域。“空间与图形”作为其中一个学习领域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与困惑。  相似文献   
56.
滕瀚  张双弜 《新闻世界》2014,(6):104-106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可视化新闻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目前,国外一些主流媒体的可视化新闻发展与国内相比,无论是从观点理念、技术手段还是制作团队上都要更加成熟和完善。本文从英国《卫报》中可视化新闻的一些特点出发,分析国内可视化新闻报道存在的差距,初步地对新媒介环境下可视化新闻报道路径进行探究,以期为这一新的报道样式持续发展留下有益注脚。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从三个角度浅谈了自己的看法,即知识经济的要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新时代全球格局新貌的要求。  相似文献   
58.
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探索业余训练之途径,以思想教育为中心,采取正确的策略和措施,加强生活纪律、文化学习、训练比赛的严格管理,促进中师业余训练水平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59.
文章以“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的教学设计为例,以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多元材料时代的历史变革引导学生进行铁、铜知识的学习,将化学史教学融入课堂,也落实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60.
一位老留学生的风范──记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名湖绿水满盈,不见一条皱纹,宛如一面明镜。还看不到多少人走路,但从绿草湖畔,丁香丛中,杨柳树下,土山高头却传来一阵阵朗诵外语的声音。倾耳细听,俄语、英语、梵语、阿拉伯语等等,依稀可辨。在很多地方,我只是闻声而不见人。但是仅仅从声音里也可以听出那种如饥如渴迫切吸收知识、学习技巧的炽热心情。”这是曾被选入中学教材的散文《春满燕园》中的一段文字,内容淡雅、朴实、隽永,极富情感,深受师生的喜爱,散文作者就是遐迩闻名的季羡林先生。季羡林先生从17岁开始写散文,几十年未曾辍笔,共创作了80多万字的散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