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最大化活动是指人们的活动总是以追求最大化效益为目的并为实现这目的而选择最有效的方式。最大化活动的普遍性既有经验的支持,又有人类学、社会学方面的根据。研究最大化活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以及利益与价值等对立统一关系有重要意义。追求最大化效益是人们活动的一个原则,遵循这一原则首要的是遵循思维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22.
曾几何时,编写种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成为一种哲学盛事.如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形成了由体系建构转向问题研究的趋向.似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编写已不再引人注目,教材的编写按照以往的方式已不能继续运行,也无益于增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深入发展.现在,更为需要的是适合于理解和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新原则、新观点和新方法.但问题研究也会反过来推动体系建构和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23.
社会工作以其专业的价值理念、技能和方法,在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面临的问题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能有效弥补寄宿制学校的缺陷。危机干预模式、增权模式和生态系统模式是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三大有效模式;三种模式中的理论和工作程序与寄宿制学校的现实有机结合,拓展了社会工作的应用领域,丰富了社会工作的理论视野,是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一个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24.
从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涵义、理论原则入手,深入分析了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理论困境,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在本体论问题上,在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方面超越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对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5.
儒学体现的人文关怀与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有着重大区别.法(刑法)蕴涵着公正、人权保障、人的自由、人道关怀等丰富的人文价值.现代意义上的法及无罪推定等基本原则是以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为理论根基.但在当代,尤其在我国法的价值构造中,比照儒家的人性论、文化观来阐释法及其基本原则的基本价值,能够弥补西方各种传统阐释中存在的缺失,能够更好地应对西方各种传统阐释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26.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27.
围绕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题,确认了追求合乎人的本质,增强人的主体能力的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义,并阐明了对人的需要的全面性认识和实践,正确地处理个人的自我需要与他人需要、社会需要的关系,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全面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由过去的单纯注重专业知识转到了在注重专业知识的同时,既注重专业知识,又注重全面素质。这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辅修专业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是为扩大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知识面,而在不影响其主修专业的情况下,开设的一门辅助性专业。它是将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专业课浓缩成实用精炼的数门,帮助非此专业的学生尽快掌握该专业的一种有益尝试。由于它照顾到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及想扩大知识面、提高能力的需要,故而一出…  相似文献   
29.
青春期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一直是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普遍存在着偶像崇拜的现象,有其自身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原因。综合因素造就了青春期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多样性和不成熟性,认真研究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成因,引导青少年在人生转折时期正确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道路,是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30.
张文喜 《课外阅读》2011,(8):226-22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化学由于学科特点很容易使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比如翻开课本看到的是各种符号,化学方程式,记又记不住,背又背不会;有些知识又抽象难懂,像质量守恒定律,由于初中生智力发展水平问题和初次接触化学课的原因,有些接受新事物能力不是很强的同学慢慢的对化学学习就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反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