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深入普及,各个用于管理的计算机都可以通过拨号或局域网上网。管理的应用程序也许是基于单机操作的应用程序,也许是放在Intranet(企业网)的一个服务器上。在运行应用程序时,为了随时能浏览与管理信息同类或相关的信息,可以将自己所关心的站点保存在数据库件中,利用DAOJet数据库引擎和ADO(ActiveX Data Objects,存取数据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对象)进而存取Web数据库,使用Internet Explorer对象在单机应用程序中打一浏览器并导航到关心的站点,使用ASP程序的Response对象在以浏览器作为客户端使用工具的应用程序中导航到关心的站点。  相似文献   
32.
基于DSP技术的变频空调节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频调速优点明显,利用DSP技术的变频调速技术的空调更具有优良的性能和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33.
NTOP是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网络监测软件,其良好的平台无关性、人性化的管理功能和完善的二次开发接口,在流量监控中得到广泛应用。二次开发NTOP可以高效快捷地设计网络流量历史分析模块,监测给互联网造成重大影响的异常流量情况,如拒绝服务攻击(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网络蠕虫病毒流量、P2P异常流量及其他异常流量等,从而较好地解决网络规划和流量分配等网络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经教育部批准,相继有90余所学校升格、新建为本科院校。各申办学校都能面向社会,立足学校实际,制定出具有各校特色的申报计划,取得了很大成功。焦作大学在积极申报本科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特点,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从多方入手,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35.
论课程文化的自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研究从外在的角度探讨课程文化的发展规律,把它视为一个被动的他组织系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课程文化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一定的自组织机制:“开放”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远离平衡态”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内部条件,“涨落”是课程文化发展的起因;“竞争和协同”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动力,“序参量”主导着课程文化系统演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6.
定量研究始终是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弱者”,至今仍没有成为教育研究的“主流”,但却受到了众多的非议。究其原因,缺乏定量研究的传统和训练有素的人才造成了对定量研究的盲目崇拜和误用,人为地降低了其应有的作用。事实上,定量研究无论在研究逻辑,思维形式和分析方法等方面都具有定性研究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定量研究在研究情境的生态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和研究内容等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正视其在教育理论发展和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入世给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农村成人教育只有积极适应这一新形势,明确“科教兴农”的战略目标;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向市场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发展;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赢得办学的主动权,更好地为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8.
课程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开放和非平衡是课程发展的前提条件;涨落是课程发展的起因;竞争和协同是课程发展的动力;渐变和突变是课程发展的途径;创新是课程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课程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自觉遵循和运用课程发展的自组织规律,创造条件,把握机遇,正确引导,适时地促进课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9.
教育研究方法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和哲学方法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它萌芽于经验和思辩的方法,在实证化和分析化的科学性追求中逐步形成,并在人文化和综合化的确立中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40.
课堂“边缘学生”身在课堂,而心在游离,或主动或被动,远离主流群体,成为教学及管理中必须予以重视与纠偏的存在。在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工具理性的评价逻辑、异化变质的同辈群体负面效应以及消极退缩的人格特质的影响下,学生成为脱离集体的“边缘人”。在家校合作视域下,采取权威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价值理性指导下的评价以及创设良好育人环境等举措能够协助“边缘学生”摆脱边缘处境,回归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