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9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使用NGN网络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要面对网络中NAT的使用。NAT技术的使用也给网络的构建增加了复杂度,同时也要求NGN网络具有穿越NAT的特点。从实际的工作经验出发,讨论NAT技术在NGN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我国思想政治工作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观念、思维方式、载体、体制机制、模式必将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相似文献   
43.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各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各种高职院校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很多高职院校为了给学生提升更多学习的机会,在图书馆建设方面,投入了非常大的力量,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建设效果.但很多高职院校对图书管理工作并不是非常重视,各种管理理念相对比较落后,难以将图书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此,作者将要在...  相似文献   
44.
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对教学实践做创新探索,并创设适宜学习的情境、丰富学习活动、延伸训练域度,如此才能顺利启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形成崭新的教学成长点.  相似文献   
45.
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访谈的研究方法,对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的创造教育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创造教育的实施方面,师范类专业与医学类、理工类、社科类专业相比尤为薄弱。(1)师范类专业创造学课程的开课率最低;(2)55%的师范专业没有专门进行创造教育的教师,远高于平均水平(29%);其外聘教师在四大类专业中也最少,远低于平均水平;(3)65%的师范专业学生很少或从没参加过探究性实验或课题研究;(4)16%的师范类专业没有与创新相关的组织,而社科类所有专业都有,理工类仅有4%的专业没有设立创新组织;(5)师范类专业学生创新意识较其他专业的更弱,学校对其创造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其他专业。对此,我们探讨了影响师范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师范生进行创造教育能力的对策,希望能为我国新形势下师范教育改革提供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46.
在英语教学中应考虑充分发挥本族语的积极作用,又要克服其消极的影响,使学生在深层次上理解语言的民族个性。  相似文献   
47.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必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目光”,要求青少年一代从小树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所在,在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大胆引用典型材料,密切联系实际,将最新的时政引入课堂教学,并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现象,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对时政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教师应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关注新闻,积累资料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及时掌握大量的信息已成为可能也成为必要,这…  相似文献   
48.
张春波 《小读者》2011,(1):23-23
儿子今年9岁.喜欢玩跳棋.只要一有空.就缠着我和他下跳棋。这次我建议一家三口一起下。  相似文献   
49.
威胁是日常交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行为,这一行为在语言中有着特殊的表达方式和行为规则。本文把言语中的威胁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对威胁言语行为的概念、行为分析以及归类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力求明确该类言语行为的理论范畴,阐明威胁意向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50.
对言语行为的分析阐释是一个复杂的语言学问题,不仅涉及到句法结构和命题逻辑问题,还涉及到言说意向和认知问题。威胁言语行为是一种特殊的祈使行为,其在施为形式和意向表达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本文拟从语义、语用的角度对威胁言语行为的言语表现特点、其间接表达方式,及其情景认知过程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