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2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132.
结合控制技术的发展情况,采用PC控制方案,利用现场总线技术,设计了一套新的卷烟储存输送系统。  相似文献   
133.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给各学科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笔者清楚地看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课堂教学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把图像、声音、文字等教学材料融合起来,不仅实现教学的优化整合,而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发展,对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4.
念山梯田     
念山梯田是福建最美最大的梯田之一,地处闽浙两省交界的政和县城东10公里的星溪乡。据记载,念山梯田始建于唐末,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135.
赵巍  张晓伟  贝森 《东南传播》2012,(6):158-159
本文以媒介生态理论为理论基础,将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代表,深入分析了其媒介生态环境,生存状态、面临困境等方面的内容,并尝试探讨了对农频道的发展创新空间,希望能为对农频道的发展提供些许有益启示和创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6.
张晓伟 《考试周刊》2012,(22):119-120
本节内容选自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林德华老师主编的《汽车构造与拆装》(上册)一书中第二篇单元三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对发动机的构造掌握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学习配气机构的组成及其作用而设计的实用性很强的项目内容,学习本节内容不仅能让学生掌握配气机构的构造,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教材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突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直观地掌握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7.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我国是世界上儿童人口最多的国家.达到3亿之多。由于媒介对儿童的成长和社会化过程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媒介与儿童的关系早就纳入了学者的视野。报纸则是儿童最常接触的媒介之一.是他们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自身的有效手段,因此关注儿童报纸新闻版的生存状态和发展之路.具有积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8.
产品的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于消费者的购买过程中,存在于消费者与企业两个主体之间。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市场出现,要想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就需要信息传递,即斯彭斯提出的信号传递模式。这一理论的提出确立了广告在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广告信息的本质属性——"不对称性"。信息的不对称产生了广告,广告的产生对信息的对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使广告并没有消解信息的不对称,反而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对称—不对称"的循环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有人提出网络广告消解了信息的不对称,应该也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消解也只有在市场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目前来说能够起到一定消解作用的是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规制。  相似文献   
139.
目前,全国由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的各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大多由省级报业集团主办,这种格局可以充分利用各报业集团媒体的资源优势。但是,如何整合好平面媒体的资源,是各新闻网站共同面临的课题。虽然全国各新闻网站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思考的还不多,我们拟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0.
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作文是最具个性的,正如古人所云: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的个性差异是很大的,反映在作文上,应该是各具特色的。即使是对同一事物,见仁见智,写出的作品也会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