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2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中美竞技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体育运动事业也随之发生改变,现有的运动员培养体制显露出了弊端,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培养体制完善,在训练体制、运动员课程结构、培养目标等方面就我国与美国进行了比较,可供改善我国培养模式以借鉴。  相似文献   
62.
张淑华 《职教论坛》2001,(12):61-61
笔者在96年英语新教材的开始使用时,一直跟踪以“交际原则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加涅的现代教学设计原理作依据,结合现今的实际,常采用如下几种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一、讲演式(LecturePattern)这是现今较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它能最经济、较有效地做到用自己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感情,使教师对教材的研究程度和学生个人的目的相联系,提供了一条有利于保持和迁移的背景线索。但这种方式对课堂的教学事件控制不精确,比如展示不了反映大多数学生学习结果的作业,尽管可以通过提问与课堂作为补充,但远远不够。笔…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我国对灾难新闻摄影的争议不断,如2002年5月11日报道大连"五七空难"打捞黑匣子上来的照片,因为画面人物表情过于喜悦兴奋而引发的是否漠视了死难者家属的悲伤、是否缺乏必要的人文  相似文献   
64.
倾诉类节目的兴起,首先缘于现代人的情感困惑的增多。快节奏、大压力的工作强度,经常变动、漂泊不定的工作环境,瞬息万变、气象万千的社会生活,中西伦理道德观念的碰撞融合……形成了现代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在情感问题上的诸多困惑。社会的巨变首先改变了当代人的 “价值观和道  相似文献   
65.
66.
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看法南京理工大学张淑华,朱福亚一、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研究生导师是能否培养出高水平人才的主要因素,因此应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年轻、充满活力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研究生导师的年龄在五十多岁,中青...  相似文献   
67.
退役运动员安置现状的调查与反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导致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是政策的不完善、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运动员自身科学文化知识的匮乏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滞后。从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的必要性和产生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的原因出发,进行初步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在现有体制下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8.
运动员与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比较专业运动员与体院运动训练系学生在社会适应性上的差异,并揭示对运动员和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具有较强预测性的因素。数据结果显示:运动员在社会适应性上要好于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高学历体育生(运动员和体院学生总称)、男性、农村户口、竞技成绩优秀者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文化程度对社会适应性的多个维度具有很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69.
70.
蜚声海外的百年老校——广州市东山区培正小学,是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全国千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跨越世纪的百年探索,异彩纷呈,硕果累累。引领这所百年老校继续立足教育改革潮流的前沿,再铸辉煌,一直是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的孜孜追求。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决定以之为契机,本着“面向未来、追求创新、整体发展”的办学理念,弘扬学校优秀传统和办学优势,坚持走“人本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之路,努力建设具有优质教育品牌和可持续发展活力的现代化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