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7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矿冶业可为各类器械、工具、钱币等的制造提供原材料,其盛衰变化足以影响到经济、军事、政治等领域。因此矿冶业在古代社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宋代矿冶业的研究和其应有地位并不相符.具体表现有三:一是从事矿治业研究的学者数量较少。二是成果数量少,只有数量不多的论文。无专门著作出现,并且除王菱菱的系列论文外.其他人专题文章多不超过一篇。三是已有成果关注的内容主要是矿产地的分布、矿产量、矿业经营方式等.并且主要集中在资料较多的北宋和南宋初期.南宋中后期矿冶的情况则少有人涉足。然而令人欣喜的是.2005年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菱菱教授的专著《宋代矿冶业研究》(以下简称《矿冶》),全书39万字,分为十章。  相似文献   
22.
习题教学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所谓的“精选精讲精练”是针对习题训练的实效性而言的,电离平衡是学生普遍感到抽象和难学的章节,一题多变可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本章的知识,真正实现学生做题方式上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现就常见的酸碱混合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3.
徐东升 《收藏》2011,(7):130-131
孙家淦(1683~1753年)字锡公,号静轩。历经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前中期一位突出的有胆识的宰相级官员。是与魏徵齐名的犯颜直谏之臣。  相似文献   
24.
一、哲学探讨之一:真实之境的抵达关于央视今年新推出的新闻访谈节目《面对面》,真正值得提出的问题恐怕是:在何种意义上,它已经充分体现了提问的智慧,以及对话的真精神?对此,我的理解是:在《面对面》那里,对话终成可能。它是对尚处混沌之中的生活世界的一次照亮,亦是对尚处封闭状态的事物内核的一次敞开。《面对面》主持人王志关于"剥洋葱"的比喻("采访就像剥洋葱,一层又一层剥开,逐渐达到核心"),和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采访是一种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一语,有着近似的品格和见地。在一次与新浪网友聊天时,  相似文献   
25.
本文研究了普通高中生物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重点探究了普通高中生物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的原则、研究的方法、如何实施,以及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类型和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26.
徐东升  刘秦 《天津教育》2023,(24):16-18
<正>众所周知,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的容量与难度与以往相比有了极大的升华。如果教师所接触的教育理念与时代发展下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势必会使学生承受沉重的学习负担,阻碍新高考的实行。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努力学习教育理念,紧跟时代的发展,深入阅读因材施教理念,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识到因材施教理念的实施意义,探究应用因材施教理念的有效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推动高中数学教学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素质教育盛行,因材施教理念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27.
沂蒙精神的内涵是发展变化的,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是它的精神实质。沂蒙精神诞生于伟大的革命实践,是山东党政军民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沂蒙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作为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沂蒙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社会具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目前常见的IEEE802.11、HiperLAN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介绍,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优势所在以及局限性,并对无线局域网络安全技术作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9.
浅论不可抗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可抗力是民事免责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我国的法律条文对其规定过于粗略,在实践中难以判断运用,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0.
徐东升 《收藏》2013,(7):147
醉心于《收藏》,是我对《收藏》的感受。《收藏》如美酒,让我一生沉醉。偶得《收藏》,如获至宝1993年初,我所在单位兴建"北京长城射击场",由我担任副主任,主管对外宣传和办公室工作。射击场成立后开通了邮政业务,5月份开始订下半年报刊,订刊工作由我负责。在翻阅报刊订阅目录时,我突然发现了《收藏》。缘于对收藏的敏感度,我毫不犹豫地订了。打那时起,我便与《收藏》结下了如兄弟般的情义,之后,每年必订阅。当我收到1993年下半年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