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清代文学女性的数量与著述成就,远远超过前代。她们的社会文化功绩,应该从整体上考察评价。文学女性出嫁,带出父母家的家教,此种家教与夫君家的家教汇合,或互补或强化,形成家学传承的新推动力量。故可将婚姻视为一种机制,它既有生物性繁衍,也有文化的传承生发。同时,文学世家的多重或世代联姻,构建了新的世界,使得物理性的时空富有人文和人情意味; 姻亲网络覆盖了广大地域,以联姻为脉络,可以更好地理解地方性文人群体和地方性文学( 学术、艺术) 流派形成的基础。在宗族、科举、耕读传家理想等交织的传统社会语境中,姻亲网络中有文化资源的流转和地方文人社会的衍生,还塑造了多个“地域文化板块”。在“地域文化板块”的基础上,可以文学世家的联姻等视角来考察苏、浙、皖三省的联系,提出“东南三省文化整体观”之类的设想。  相似文献   
42.
张志强在报刊上发表有关出版科学方面的文章,我读过不少,其中一个突出的印象是他对新问题有一种敏锐的感受力和独到的分析能力,故而提笔撰文,总能引发读者的思考。他也喜欢谈出版史,特别是民国出版史,并以当下的眼光观照之,故历史便时时散溢着生命的气息,《江苏图书印刷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即是一例证。而近年出版的《非法出版活动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版),似乎表明了张志强研究视角的转换,  相似文献   
43.
新书版本形态杂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图书的主要价值应通过其内容的优劣来体现,但居于次要地位的图书版本形态的价值也不可忽视,因为它常常影响读者是否购买图书,是否有兴趣去阅读;也决定着图书内容以何种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以及是否能较为完好地留传后世,并进一步在传播中发挥作用。图书的版本形态由开本尺寸大小,印刷形式,版面形式,材料形式,装订形式等因素决定,因而形成多种版本,如32开本、64开本;铅印  相似文献   
44.
继散文选热、白话古典热、世界文学名著重译热等等热潮之后,限定本似已悄然成为一些出版社进行市场竞争的新式武器。所谓限定本,就是一书出版,精印精装若干册,编号发行,抬高书价,并且不再重印。近年限定本图书出版概况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45.
读者俱乐部与图书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俱乐部与图书市场徐雁平一、读者俱乐部发展概况读者俱乐部,亦称图书俱乐部,一般是指向读者提供图书和购书优惠条件的组织或机构,大约在1900年前后在瑞士兴起。1923年美国的哈利·舒尔曼提出“购书者俱乐部”的具体设想:其一是希望读者能方便地买到自己要...  相似文献   
46.
似乎已有一种共识,那就是新起的印刷媒介(尤其是报纸杂志)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和民主制度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推助之功。本尼迪克特&;#183;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指出“‘印刷资本主义’(printcapitalism)的出现,一种新型的权力被投放到世界上来,这就是大众文学(mass literacy)的权力,印刷资本主义有效地排除了人与人以及群体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的需要,从而使得民族亲和性规划(projects of ethnic affinity)的大规模  相似文献   
47.
是否有新书版本学徐雁平,武晓峰Abstract:TheContinuationandexpansionofbibliologyforancientbooksconstitutebibliologyfornewbooks,studiesonwhichm...  相似文献   
48.
古籍的整理出版,往往很注重版本的作用,多选精善之本作底本,并用其他版本校勘,相对于古籍而言,现代选本的出版是否有讲究版本的必要呢?有。一是要使那些稀见的现代版本化身千万,为较多的人利用,这也是抢救和保存文化遗产;二是同一图书有多种版本,有装帧形式上的精粗研,更有因各种原因增补、删减改动而造成内容上的差异,如有初版本、增补本、修订本、删节本、全本之别,以郭沫若《女神》为例,就有1921年泰东书局初版本,1928年创造社出版部本,1944年明天出版社本,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本,1957年文集本(生前编出的最后一个定本),等等,各本之间多少有不同之处,出版界向读者提供哪一种版本好呢?这就需要认真挑选。 一、现代版本的选择 眼下仍有许多出版社热衷于散文丛书的编选,从那些常见的选本中挑来挑去,以各种名目分割包装,结果只是制造出堆积如山的平庸出版物。在感叹这种浮躁无根的现象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