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830篇
科学研究   13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15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4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全面分析了当前海军航空兵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实现海军航空兵体能训练的科学化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2.
大学物理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当前实验教学的开放式模式,重点强调了开放型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83.
运用钟义信教授关于信息概念的三个层次观点,分析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类型选择、内容建设和效用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84.
时华玉 《内江科技》2011,32(8):192+197-192,197
随着我国对高职教育的重视以及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一直是高职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在分析当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分层教学的理论和教学模式,分析了当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路径取向,以期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5.
新环境下,广告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我们已进入广告文化创意产业时代。本文分析了广告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关系,并探讨了广告文化创意产业的职能与发展趋向,希望能促进对广告产业内涵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86.
论述了图书馆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意义及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的安全管理现状,对图书馆可能遇到的安全事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7.
主要介绍了4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概念,并从单用户MIMO和多用户MIMO的理论与技术进行分析及对比。最后给出了MIMO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8.
雨时 《新体育》2011,(5):48-51
对于健身的方式,老年人的理解很简单,就是一个“动”字,认为动的越多身体也就越健康,而结果并不那么理想,有的甚至出现了意外,究其原因是偏离了科学的轨道,热情使他们走进了误区。  相似文献   
89.
运用旅游社区增权理论框架,从社区的经济、社会、心理和政治四个层面分析了什刹海居民参与旅游过程中的失权表现,并指出经济方面客观制约、社区内部社会资本缺失、社区居民之间及与旅游者和外来人员的文化和利益方面的冲突与矛盾成为什刹海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困境的成因。因此,当地政府创造旅游参与的制度、环境和服务,以及构建社区内部和谐信任的社会关系成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0.
时曼丽 《海外英语》2014,(14):206-207
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先驱,并因其在诗歌中对大自然的大量描绘而被成为"自然诗人"。他的很多诗歌都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态度。《我们是七个》便是其中的一首,该诗借助"我"与一位八岁小女孩之间的对话,反映其自然观。该文将通过介绍华兹华斯自然观的形成,以卞之琳先生的翻译为中文蓝本,进而探究《我们是七个》中诗人所追求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