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语文课后,口渴的我端起讲台上的水杯一饮而尽。咦!怎么孩子们个个露出怪异的神情,甚至有的还将嘴巴张得大大的?我正想询问,大家已纷纷叫起来。"老师,您刚才喝的水杯里有铅笔灰!""朱老师,雨凡趁您转身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把铅笔灰倒进您的水杯里啦!"霎时间,我  相似文献   
42.
多元文化视域下,一方面,大学生在心理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为上尊崇服务于人的积极范式;另一方面,面对多元文化价值观,他们又缺乏认知力和判断力,以至于面临两难选择和摇摆不定的困境,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突破已经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3.
编辑与社会的关系是编辑社会学的主题.尼葛洛庞帝敏锐地意识到了数字化时代编辑工作革命性的变化:编辑选择性功能发生转换;读者编辑化;编辑工作社会化;编辑工作电脑化;编辑艺术化.对这些思想进行探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数字化时代编辑与社会的复杂、多元的关系,并帮助我们指导新的编辑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44.
一、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一)真心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作为班主任,必须注重通过集体来影响每一个人的思想,用集体的舆论和集体意识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只有首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才能为学生的自主管理创造条件,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是进行学生自主管理的前提。因为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何使他们融入集体,让他们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存在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5.
朱海龙  胡晶君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1):113-114,124
张之洞于一个世纪前就认识到了教育服务儿童的重要性,并且形成了初步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观.他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制度方面的贡献值得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们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6.
陆贾是汉代第一位倡导教化的政论家,也是复兴儒学的先驱。他继承了先秦儒学以民为本的教化思想,从性善论的立场出发提倡学习儒家经典。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使陆贾认识到只有对百姓进行道德教化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并进而实现儒家不断追寻的大同社会的和谐景象。陆贾的以仁义为体而以刑罚为用的教化思想充满了时代的气息,特别是他所总结的教化原则与方法,为汉初统治为政理念的建构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儒家经典《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首倡:于自我应有"温、良、恭、俭、让"的道德风貌;于社会需秉持"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信念;于家庭需要坚守"孝、友、悌、恭"的道德准则;探寻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德境界;通过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当下,价值相对主义日渐盛行,新锐思潮前赴后继,《论语》的道德示范是培养大学生道德责任的精神利器。道德责任由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情绪等元素构成,需要大学生在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道德元素在转化、融合的过程中,学习与教育是必要的催化剂,也是道德责任培养直接而有效的现实途径。追溯《论语》的精神内涵,以价值认同为魂、以自我反省与榜样借鉴为首、以实践为本,展开积极的自我教育是大学生道德责任培养的关键所在。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合教育力量的汇聚则为大学生道德责任培养提供了相互策应的"能量场",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助力中国梦的实现。《论语》、大学生的道德责任以及中国梦之间的内部文化逻辑使它们融为一体:中国梦是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论语》的道德价值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大学生秉之以践行中国梦则是自身的道德责任,也是对价值纷扰的多元化文化时代做出的积极回应,三者相互促动,共同构筑了一幅生动的道德文化图景。  相似文献   
48.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长、难课文是教学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针对长、难课文,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小英雄雨来(节选)》的教学可以采用研读教材,定位核心教学目标;学列标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关注事例,感受人物英雄形象的教学方法,聚焦目标、抓准要素,实现“长文短教”。  相似文献   
49.
团体心理训练模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执行平台,因其优异的互动性、灵活性、系统性和实效性而备受瞩目,并成为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锐亮点,拓展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空间.有鉴于此,文章试图从团体心理训练的特征、操作方向、实训内容和预后介入技术的多元视角进行剖析,以期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