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5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现代语言学思想影响下,经典英语语法专著开始关注英语每个层次的构件和层次间的阶梯性,但忽视了各层次内部和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形成了庞杂的语言体系。现代句法学范畴概念具体表现为词类与词范畴、词组与XP、句子与转化生成等三个方面。研究主要结论为词的范畴提阶至词组范畴,句子范畴降阶至词组范畴,从而实现了英语词法与句法的接口,词组范畴成为英语语言体系构建的核心。英语词法和句法接口研究可以帮助探寻构筑语言体系的至简途径,从而打破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提高语法学习效率和功率。  相似文献   
62.
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施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一点毋庸置疑,同时,“全面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其要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也以“德、智、体等方面”作了界定,于是相应地在全面发展教育中以“德育、智育、体育”这一次序排列也就理所当然。对这一排列次序,尽管从历史上看,有过不同的观点和提法,但极少有从科学方法论这一角度进行论证的,所以,有必要…  相似文献   
63.
PCOLT模式认为,学校文化的三种文化特质——专业共同体、组织学习以及信任,都与学生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PCOLT模式强调,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发挥校长作为文化变革驱动者的作用,应该通过专业共同体强化教师之间的信任,应该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应该加强与地方政府、社区之间的联系。PCOLT模式可以为我国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积极启示:通过提高校长文化领导力促进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发展教师专业共同体促进学校文化建设;通过提升群体意识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4.
本课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的电学知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电的知识具有迫切感和神秘感的认识心理,通过实验,诱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认真地探索科学奥秘。 <一>静电实验的成败与环境及仪器的干湿程度有极大关系。因此在上课前,必须把仪器用温皂水或  相似文献   
65.
朱炜 《新疆教育》2013,(11):89-89
通过学习教育《规划纲要》,我作为一名农村中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感触颇深,尤其深感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比较薄弱。为了提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我认为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1、抓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互相脱节,尤其在农村,这一现象更加突出,它严重障碍了我国英语教学的开展。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努力找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点,并积极采取措施,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小学生升入七年级之前,曾经学习了4年英语,但是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只是把英语当作一门非统考学科来对待,有的学校根本就不上英语课.学生对基本的英语交际用语、简单的交际句型、英语单词发音等都不会。当他们进入七年级以后,英语学习就更加难了.因而,面对刚进入七年级学习的学生出现的英语成绩良莠不齐,上下悬殊的现象。关注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过渡,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底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要制定措施,抓好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66.
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日本的“道德时间”已形成较为稳定的课程形态,本文即针对这一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两方面展开论述。就课程设计而言,主要是制定“道德时间”学年计划和道德学习指导教案,而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常用的方法包括:交谈、道德资料运用、角色扮演、道德笔记等。本文结合实例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67.
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施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一点毋庸置疑,同时,“全面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其要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也以“德、智、体等方面”作了界定,于是相应地在全面发展教育中以“德育、智育、体育”这一次序排列也就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68.
试论大学内部的团体冲突及其文化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大学中的主要群体——教师、学生、行政管理者三者之间存在着文化的分离乃至冲突,为 使大学能在整合与协调中发展,就必须有效弥合这种群体间的阻抗。依据大学组织的文化特点,施行柔性的文 化管理,将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9.
问:为什么把“沸腾”内容安排在“蒸发”内容之前?答:关于水能够变成水蒸气的教学,大多教材都是先引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然后再了解水的沸腾。  相似文献   
70.
通感现象不仅是语文式的修辞手段,更是人类普遍的认知方法。以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性理论为框架,从视角化和因果关系两个方面,分析了以loud color和b lack mood为例证的通感现象的认知机制,指出转喻是通感隐喻生成的前提条件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