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亚里士多德说:"模仿是人的天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广义的学习就是模仿,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作文训练也不例外,因此,把好的文章作为写作的范文,大胆地进行仿写,经常训练,便可逐步脱离例子,达到举三反一、运用自如的效果,这样自然就能"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中求其他"。一、依葫芦画瓢求形似  相似文献   
12.
绑在背上的妻子 妻子,抱紧我。抱紧一点 比初恋那次,还抱得更紧一些 那次我带你逛公园 到商场给你买最好看的衣裙  相似文献   
13.
<正>王荣生教授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认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值得欣慰的是,现在"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课程理念已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认识。但在语文课堂上,即便  相似文献   
14.
理解、诵读、品析文本之言,领悟文本之旨和作者之意是文本教学对话的重要方面,学生感受、体验、领悟,进而接受文本主旨,实现得意与得言的统一。但是文本对话的最大价值是主体间交互,是超越文本言意共生。如果说,“作者写作就是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那么,教学文本对话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相似文献   
15.
16.
文本解读是一种审美体验,而且是直觉性的、创造性的审美过程,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睁开文学的眼睛,唤醒诗意的耳朵,引导学生在自然状态的审美体验中陶醉着,感动着,进而生出愉悦与趣味,在美的欣赏中发现自己。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年第4期刊载了王国林老师《山的那边究竟是什么》一文,王老师针对王家新的诗歌《在山的那边》,诉说了自己教学的困惑:一是“全诗始终没有从正面回答‘山那边是什么呢’的问题.这一悬疑.往往导致初中学生在学习本诗后.对‘山那边究竟是什么’感到困惑和茫然.得不到明确的答案.……这里以‘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来回答‘山的那边是什么’.显然是答非所问.且与上节诗的文意与思路不符”。  相似文献   
18.
作为构建当代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文教育、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在进入90年代以后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验的主流。目前中小学实施的素质教育 ,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教育 ,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 ,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教育。因此 ,在语文读写教学中 ,渗透人文关怀 ,提高人文素养 ,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体现文本特点 ,争做课堂主人语文课的基本教学内容是文学作品及准文学作品。而文学就是人学 ,即反映了人…  相似文献   
19.
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进行叙述、描写、评价、凭吊、抒怀的诗歌,一般称为怀古咏史诗。由于是以历史作为诗人感情的载体,史情紧密结合,因此广义上又称为咏史诗。怀古咏史之作在魏晋甚至更早一些时候便已产生,到了唐代蔚然成风,出现了刘禹锡、杜牧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怀古咏史诗成了诗歌海洋中一朵耀眼的浪花。根据诗歌表现的意旨,怀古咏史诗可分成三种类型。下面就具体谈谈。  相似文献   
20.
作为构建当代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文教育、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在进入90年代以后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验的主流。目前中小学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教育,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教育。因此,在语文读写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提高人文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