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年来,“新闻策划”在新闻界不胫而走、耳熟能详。然而,其提法究竟正确与否,在新闻理论研究中却争议颇多。这种现状,不仅造成了新闻实践中徘徊、观望、裹足不前的困境,而且也在新闻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思想混乱的现象,甚者在认识上陷入了一定的误区。因此,对其商榷并予澄清,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笔者认为,应肯定“新闻策划”在提高新闻媒介传播效用,扩大信息量等方面的积极因素,但对一些研究中失之偏颇的观点仍不敢苟同。鉴于此,本文拟对此研究中的有关误区加以剖析,进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其正确性加以论述,旨在对…  相似文献   
72.
文章通过定性研究方法探讨移动竖屏如何影响社会变革,并进一步研究剧本创作与屏幕媒体领域相关的创意实践之间的关系。从手写、印刷到数字存储技术,电影早期的撰写格式和惯例可能会限制电影编剧的创新,甚至改变了整个电影行业的剧作方式。作为创造变革和挑战传统媒体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必要条件,智能手机为当代关于电影剧本创作是如何发展电影理念做出了突破性贡献。技术进步通过应用程序和数字工具孕育新类型的编剧实践,其本质是为了响应市场需求,促进了现有的剧作实践,而没有真正激发新的创作实践。如果技术可以决定正在制作的屏幕媒体类型、风格和形式(例如网络大电影、网剧、短剧等),除了复制模拟世界中发生的事情之外,移动竖屏时代如何塑造和增强编剧的故事制作实践?  相似文献   
73.
谢媛  李本乾 《现代情报》2023,(6):158-165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风险信息涉及要素较多,为了提高网络舆情风险信息感知效果,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了突发环境事件网络舆情风险信息感知模型。[方法/过程]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指标集,赋予评价指标权重,对权重离散化处理,构成相似系数矩阵。通过舆情主体建模、舆情信息模型建立与网民情感模型建立3个部分分析网络舆情传播核心要素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计算传播概率,确定用户传播信息的涉入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感知风险信息风险高低。采用决策树对舆情风险预警,实现突发环境事件网络舆情风险信息感知。[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应用后的事件舆情情感演化情况分析准确性较高,各个事件的转发数量和恶意评论数量感知准确度较高,预警效果更好,有效提高了突发环境事件网络舆情风险信息感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