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88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由于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点,在科研工作上普遍存在着科研定位认识模糊、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本文分析了科研激励存在的问题,指出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与创新,提出了3项设计策略和8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2.
广东省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第一,舆论引导第二”,“真相第一,技巧第二”,这种实事求是的开明做法相当不容易,是了不起的进步。  相似文献   
83.
李泉交 《湖南教育》2003,(24):50-50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数学教学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就应该在教学中营造浓厚的适宜用数学的环境。现阶段数学课程的建设主要是折衷地采用外国的研究成果,在应用方面,由于没有做适合于我们文化背景的贴切转换和补偿,造成应用意识在数学教学中的缺失。当前,我国数学教材中的习题和考题多半是脱离了实际背景的纯数学题,或者是看不见背景的应用数学题。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解现成数学题的能力很强,而把实际问题抽象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却很弱。“应用=经验+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弥补目前教学中存在的这个问题。首…  相似文献   
84.
浅议自然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李泉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装备室徐维源观察是小学生学习自然知识,认识大自然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保证自然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  相似文献   
85.
86.
产业工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其中的优秀技术工人特别是青年中的优秀技术工人,更是这支主力军的重要支柱,他们肩负着创造未来,建设未来,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历史重任。但是目前我国产业技术工人的文化、技术、道德和纪律素质的现状却令人甚忧。一是职工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技术工人结构层次与企业技术结构层次不相适应,制约了企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7.
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教育面临的形势和要求1、企业走向市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取决于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市场竞争从表面上看是产品的竞争,而从内在的深层次分析看,实质上是技术、人才的竞争。因  相似文献   
88.
新课改实施以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89.
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通过市场调研及校企专家论证,明确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制定了与其相适应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2个平台、5个模块、3条主线的"253"课程体系,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保证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9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乡发展及其形态演变承载着城乡居民不同阶段的特定生产生活方式,其演变进程也清晰地对应着不同的城乡关系发展轨迹。“十二五”及未来更长时期,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制度设计、体制变迁、城乡关系等均呈复杂多元和动态化特征,其间的新型城乡形态同样含着城乡居民不同的行为方式、经济结构、产业组织、政策制度及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因素,并且与城乡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技术、制度及其物质、能量、人员、信息交换等紧密关联。只有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和促进城乡科学发展,同时重视区别政府和市场作用的有效发挥,中国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才会具备坚实的保障体系和推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