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3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校国际专利PCT申请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网提供的数据,统计了1994-2009年期间我国高校国际专利PCT申请状况,分析了2001-2009年期间高校PCT申请在国际专利分类表各部中的分布特征,并对2004-2009年期间高校PCT主要申请人和申请的技术热点进行了重点分析.数据表明当前我国高校PCT国际申请主要集中在通信、医药、化工和生物等领域,为我国高校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和海外专利布局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2.
基于自我领导相关理论,本文以369名电子通讯制造企业的研发人员为对象,探究自我领导通过组织自尊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自我领导以及组织自尊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自尊在自我领导的“设想成功表现、自我对话、自我奖赏、自我惩罚”4个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在自我领导的“自我目标设置”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则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3.
基于5家本土孵化器的多案例研究,从“是谁”、“什么”、“如何”3个方面入手,系统研究了孵化器创业知识服务的商业运营模式,发现概念模型包括客户定位、价值主张、服务能力3个主范畴以及筛选因素、服务分层、动力机制等9个子范畴.最后,对商业运营模式的情景适用性、架构创新性、关系网络性进行引申讨论.研究丰富了商业模式和创业理论研究,对孵化器的创业知识服务实践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4.
本文使用泰尔指数对不同空间尺度下本土技术吸收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和分解,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考察吸收能力对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本土技术吸收的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其中三大地带间和东部地区内部的差异占主导地位;在吸收能力的3个维度中,技术利用能力对全国、三大地带间和东部地区内部本土技术吸收区域差异的影响最大,技术消化能力对中部地区差异的影响最大,而技术获取和技术消化能力对西部地区的差异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5.
英、德两国大学技术成果转化活动考察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英国,德国大学技术成果转化的情况,反映了通过考察得到的体会及对有关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6.
阐述了高职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分析了电大开办高职教育的现实可能性,并就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织机构、教学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7.
教会中学的校长多由外籍神职人员担任,他们大多具有虔诚的基督教信仰,有很高的 办学热情和较强的能力,在教会中学的创办与初步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其素 质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到了20世纪20年代,教会中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这批外籍 传教士校长的素质却明显退化了,成为教会中学世俗化与中国化的主要障碍之一,不可避免 地为华人校长所取代。  相似文献   
38.
科技财政对科技创新不同阶段的影响及效果具有不同的特点.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了科技财政对科技创新阶段性的动态贡献作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科技财政与科技创新正相关,且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科技财政对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阶段支持作用显著,尤其在短期内对其带动作用较强,对科技成果转化阶段和产业化阶段的作用较弱.因此,政府应逐步构建稳定增长的科技财政投入机制,探索政学企、政保、政银等多元化合作模式,实施财政补偿与存款支持政策,加大科技财政在基础研究阶段的投入规模,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9.
为回顾《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以来高校科技战线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深入研讨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机遇,部署高校科技战线重点工作,教育部于3月29日在武汉召开2013年高校科技工作会议.王延觉司长代表教育部科技司向会议作工作报告,本刊刊登报告全文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0.
针对实践界有关高品质集群外迁的对立性观点,本文认为在异质性视角下,高品质集群企业通过知识开发投入而具有更多的专有知识以及更大的企业规模,表现出能力强、规模大的特点,并通过权衡与低品质集群企业集聚所带来的知识溢出、需求效应的负外部性与外部规模经济、政府政策支持优势以决定是否外迁.最后,提出了留住本地高品质集群企业的3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