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09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面具     
我在二十多年的干部工作岗位上,听到过一句很动情的话,是一位年轻人写在给我的新年贺卡上的:“你是一个很少戴假面的官。我从没想到,官是可以这样当的……”他决非虚情假意地恭维我。他年轻而真诚,感觉到什么,就这样说了。我很感意外!手持贺卡,对自己感到意外。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从未周密思  相似文献   
92.
角力     
人与人比谁的力气大?于是,产生了最早的角力比赛。公元前3000年的艺术作品,描绘过巴比伦和埃及的摔跤运动;公元前1500年,印度产生了随意式摔跤的比赛;公元前700年的中国献,对角力赛作了生动的描述;公元前1世纪的日本献,也记载了类似较量的情况。  相似文献   
93.
林霏开 《上海集邮》2006,(10):18-19
谈到数字邮票,不能不想起巴西珍邮“牛眼”。由于它的图案为椭圆形内含阿拉伯数字面值,看上去很像牛的眼睛,再加它不平凡的身价,于是举世闻名。朋友,想必您看到过真实的牛眼吧?据说牛一旦被牵到屠宰场的门口,那温和的牛眼会流下眼泪,那是何等的哀怨呐!  相似文献   
94.
“人手和人脑,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而特别进化的两个器官。人类文明进步中一切创造发明,无不是通过脑去思考,通过手去实现。”——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提出上述结论后,又继续告诉我们:“手内部(腕关节以下)的小肌肉一共有19块:大拇指处有4块,小指的基部有4块,手指间的骨间肌7块、蚓状肌4块。这19块肌肉使人手产生了二十几种复杂动作。譬如像‘捏’的动作,就有侧捏(开钥匙)、肚捏(写字的动作)、尖捏(拾细物)、捻捏(辨  相似文献   
95.
二张齐赏     
今天找出二张40年代的小型张,忽然想到把它们并列起来比较、欣赏。[第一段]  相似文献   
96.
春初,集邮圈许多人在策划替郭润康先生祝寿。自从毛主席提倡不给党内领导人祝寿以后,又经过“文革”动乱的“洗礼”,大家对公开祝寿总有些避忌,而事实上,亲友之间不会忘记生日,全世界都会唱Happy birthday to you。郭老是邮德的楷模,众望所归,以区区邮品图个热闹,何乐而不为呢?联想到还有一位老人——周巍峙先生,他竟有兴致向全国几百个地  相似文献   
97.
匈牙利邮踪     
林霏开 《上海集邮》2007,(10):20-21
想不到布达佩斯这么漂亮!站在多瑙河西岸“布达”的渔人堡高处,俯瞰河东以国会大厦为中心的“佩斯”城区,夕阳金光闪闪,白色为主的建筑群,反射出无法言传的圣洁的美。每一个目击者都被震撼了,迷恋得不忍离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8.
一本好书,各人有各人的读法。如赵人龙读,也许对老票缕析,击节叹赏,书中有答赵君问一则,昔日学子,今成权威,时空转换何其速也。如编刊人读,对《邮典》、《新光》的编后语,必感兴趣,经济之困顿、组稿之辛苦、取舍之犯难,乐此不疲的缘由,局外人费解也。我是闲人掠趣,读《张赓伯文集》,随手夹条,竞有十多处,汇报如下。 《趣味品可遇不可求》,谈到一信封、一信片、一残封,其有趣者,在于恰恰记录了赓伯先生的阴历生  相似文献   
99.
瑞士邮票以苏黎世州票为发端。19世纪40年代初,在英国“黑便士”问世几年后,苏黎世(1843)、日内瓦(1843)、巴塞尔(1845)相继发行邮票。苏黎世邮票全套2种,主图是大大的阿拉伯数字:“4”(拉盆)——州内邮资,“6”(拉盆)——州外邮资。  相似文献   
100.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我常以此成语警策写作。由于集邮文章涉及世界百科。自己侷处一隅,孤陋寡闻,知识浅薄,常怕出错。不过,乐也在其中,查阅许多自己过去不懂的资料,业余休息时得到了充实,觉得没有虚度光阴。巧的是,《上海集邮》与我联系的编辑部主任,为丁临渊先生。“临渊来电话”、“临渊来信”,似乎每次都在提醒我笔下小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