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5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现在虽然刚刚进入夏季,但羊城广州却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雨后的白云机场,明净而又清晰,停机坪上,一架架银鹰正亮翅待命远航。公元2001年6月6日上午10时许,在隆隆的马达声中,一架大型客机经过一段滑跑后腾空而起,不一会儿便消失在茫茫云海里。  相似文献   
62.
"你呀,是米老鼠!" 江苏省象棋队历来人才济济,名将季本涵、戴荣光、言穆江、李国勋先后在该队执教。正是有了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徐天红没过多长时间,便开始在队内训练赛中名列前茅。可是正当他准备扬起风帆远航之时,却遇上了风浪。 1980年全国个人赛在四川乐山举行,江苏队可以派出三  相似文献   
63.
【拾阶而上】说陶汉明的棋野味浓,大概就是因青少年时代常年泡茶馆,蹲棋摊所受的熏陶。一个时期,陶汉明对象棋确实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对每天去茶馆对弈的棋局,他都会在晚上返回家的火车上反复摆,回到家往往要十点多,匆忙吃完饭后接着继续摆棋。在鞍山市少年体校棋班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天天  相似文献   
64.
【爆炸性新闻】月朗星稀,银汉寂寂,夜幕下的郴州训练基地是那么沉静,那么安谧。人们已经进入梦乡,路边草丛中的秋虫,争相鸣叫,越叫越欢,形成一曲秋天的大合唱。棋手们下榻的宿舍楼,只有个别房间放射出明亮的灯  相似文献   
65.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培养必须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教师培养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注重职前职后教育的衔接,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调整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结构,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66.
偶然灿烂     
殷波 《当代电大》2006,(5):15-15
日本有一个人在冰窖里生活了一年,出来时他神闲气定,看上去精神很好。此事在日本引起不小轰动。然后他的纪录被载入了吉尼斯大全。  相似文献   
67.
“百年棋坛,英雄辈出,个中佼佼,要数荣华。”——谢侠逊1960年在高手云集的全国象棋赛中,年仅15岁的胡荣华,技压群雄,一举夺得冠军,是奇迹;1960年至1979年,胡荣华连续十次获得全国冠军,被誉为“十连冠”,是奇迹;1980年至1982年的三届全国象棋赛,胡荣华名落孙山,不少人认为他的巅峰期已过,要想再拿桂冠可就难了。然而,胡荣华很快便东山再起,于1983年和1985年,又两次登顶,金牌数足足得了“一打”,是奇迹;胡荣华曾是最年轻的全国象棋冠军。1997年52岁的胡荣华第13次夺取全国冠军;2000年55岁的胡荣华第14次登顶,他又成为年龄最大的全国冠军,奇迹再次出现。胡荣华成功的奥妙在哪里?奇迹是怎样在这位棋手身上出现的?三十多年来,多少人满怀好奇之心在研究,在探索,以便从中找出正确的答案。有人说:“胡荣华是‘神童’。”有人说:“胡荣华是一位‘超天才’。”还有的“棋评家”说:“胡荣华是先认识车马炮,后认识一二三四五的。”事情真是这样的吗?也许,打开当年胡荣华上学时所用的那只小书包,你会发现,奥秘的源头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68.
殷波 《棋牌世界》2004,(10):34-35
1985年,当胡荣华第12次登上全国冠军宝座,获得的金牌数正好是“一打”的时候,棋坛上开始出现了后浪推前浪,群雄并起,冠军轮流坐庄的混战时期,以李来群、吕钦、徐天红、赵国荣等为代表的一批“后来者”咄咄逼人,此时,胡荣华已是40岁的人了,按说他  相似文献   
69.
根据杭州湾大桥宁波连接线公路大桥空心薄壁高墩的施工情况,对空心薄壁高墩的翻模模板、施工质量、线型控制、砼外观等进行了归纳分析和工艺总结。  相似文献   
70.
浪迹江湖 青春壮年站马路,白发老头坐马路;马路 即是棋手家,马路即是棋手墓。"棋坛总司令" 谢侠逊的这首诗,是对旧社会江湖棋人的真实 写照。在那暗无天日的年月里,象棋被统治阶 级称为"贩夫走卒之戏",棋手登不得大雅之 堂。一些职业棋手,为生活所迫,设摊摆档于街 头路边,靠一技之长与人对弈,挣几个铜子勉 强养家糊口,比乞丐也好不了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