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两道高考等效平衡习题的详尽解析,指出了高考中等效平衡题型的解题技巧:用先缩小,后放大的思想建立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22.
做好氯气性质实验首先就必须制取、收集及存储氯气.通常主要通过氯酸钾与浓盐酸的化学反应来制取氯气.将铁丝改为铁粉,并加宽了接触面积,将传统的集气装置更换为硬质的玻璃管,且在玻璃管的两端分别塞上橡胶塞,并将其固定在支架上.  相似文献   
23.
翻译中的译语规范,涉及"为谁译"的问题,特定时期的译语规范,只能通过描写性的方法来重构。本文尝试进行"再语境化"的分析,从媒体杂志、译评分析、读者因素等方面,对晚清(1984—1911)近20年期间的译语规范进行描写性重构,认为在当时的翻译场域中,文言与白话相比数量上占优,而白话则具有潜在的理论优势,二者处于新旧译语规范更迭过程中的暂时共存状态。  相似文献   
24.
媒资型非编网络是电视台制作、存储电视节目的关键平台,数据容灾技术可以保证数据不丢失和服务不中断,保证了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因此在非编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下面通过农垦电视台媒资型非编网络中的具体应用来分析容灾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防原医学实验教学准备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防原医学实验教学的准备特点、准备程序进行了探讨(包括实验教材、场所、仪器、试剂准备,预试验、课前复查制度);提出了搞好实验教学的三点见解:提高认识,团结协作,是做好实验准备工作的前提;加强领导,完善制度,是保证实验效果的重要环节;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完成实验教学准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内与外”,是与表现事物的表和里、本与末相对应的一般性概念。“内”指心、神、意、气、力,即精、气、神、劲;“外”指手、眼、身、法、步,也藉筋、骨、皮。传统武术养生理论,根据内、外的不同部位、不同的生理作用和功能,逐步形成了武术养练过程中‘‘以内养外”和“以外练内”的特征和规律,确定了武术体用健身理论中“内外合一”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27.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针对量子力学课程中教法、学法及评价机制等存在的问题,基于OBE教育理念为指导,借助"雨课堂"和"学堂云"等一体化平台,对量子力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融合,探索和实践多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8.
王军平 《学周刊C版》2019,(19):130-130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尤其重视对于阅读的教学,因为阅读是进行写作、交流等工作的基础,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处于学习知识最基础的阶段,教师应对其进行合理引导,激发学生们对于小学语文阅读的兴趣,努力对其阅读能力加以培养。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期望对有效提高小学生们语文阅读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9.
"内与外",是与表现事物的表和里、本与末相对应的一般性概念."内"指心、神、意、气、力,即精、气、神、劲;"外"指手、眼、身、法、步,也指筋、骨、皮.传统武术养生理论,根据内、外的不同部位、不同的生理作用和功能,逐步形成了武术养练过程中"以内养外"和"以外练内"的特征和规律,确定了武术体用健身理论中"内外合一"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30.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杰出领导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他是一位忠君、忧国的仁人志士。为改变国家当时贫弱不堪的现状,欧阳修他革新务实,提出匡弊图治的政治主张。欧阳修在自己的不惑之年,被谪知滁州。从此之后自己就号称醉翁。在此期间从简施政,以诗酒山水为乐,我们留下了许多佳作。欧阳修转知扬州后,依然施行宽简政策,延续着同样的生活方式。欧阳修从滁州来到扬州水滨后,对扬州的烟柳十分喜欢,对邵伯湖的荷花特别的喜爱。后欧阳修被贬谪夷陵,处于政治生涯低谷时期,但欧阳修依然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逆境,为人民社稷着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