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7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贫困地区是指社会成员生活水平低下,发展机会匮乏,以及发展能力不足的地区。贫困地区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概念,各个国家都有其贫困地区。在我国,贫困地区主要是指人均年收入在千元以下,以老、少、边、穷为核心的农村地区。我国贫困地区面积大,贫困程度严重。贫困地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事人的素质不高,素质不高是因为文化教育的贫困,教育贫困的原因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72.
贫困地区师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地区是指社会成员生活水平低下、发展机会匮乏以及发展能力不足的地区。眼1演贫困地区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概念。在我国,贫困地区主要是指人均年收入在千元以下,以老、少、边、穷为核心的农村地区。我国贫困地区面积大,贫困程度严重。1996年仅宁夏的贫困人口就达76万人,贫困人口占贫困地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三,贫困面积约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一半。2000年中国农村的贫困线为635元,贫困人口约两亿。贫困地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口素质不高是由于当地文化教育的贫困,而造成教育贫困的原因就在于师资政策的严重滞后。一…  相似文献   
73.
关于稳定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安全 《教育探索》2005,(9):116-117
由于教师个体内在意愿以及贫困地区政策制度、经济文化和教师自身外在因素的影响.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处于不充分流动状态。充分“流动”对贫困地区学生、教师及教育发展是不利的。因此,稳定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必须形成以流动促稳定的观念,形成利于教师队伍稳定的内在的政策、规则、措施,做到政策留人、事业留人.从而维护当地教育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74.
新课程改革的师资培训存在很多误区:培训目标过分强调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培训的内容空洞,忽视教师的学习需求;培训方法单一,忽视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特点;缺乏对培训效果的合理评价。因此,新课程师资培训目标要重视对教师情感态度的培养;培训内容要加强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培训方法要灵活多样,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75.
教师被人们推崇为知识的宝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曾享有很高的教育权威。现今我国进入网络发展迅猛的"互联网+"时代,赋予教师权威新内涵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迅速、获取渠道多样化导致知识中心转移,使教师失去知识权威地位;部分教师行为失当导致教师形象受损,学生叛逆心理严重等方面造成教师权威受到挑战。产生这些挑战的原因是由于"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播途径增多与其带来的思想碰撞。要应对教师权威面临的挑战,教师应适应变革,提升自身素养与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个人魅力。  相似文献   
76.
加快教师补给、缓解边远地区师资紧缺矛盾,是国家实现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保障.针对边远地区教师补给"一缺一低双不足"现象与问题产生的根源,应以政策落实为导向,完善边远地区教师补给保障机制;以本土化培养为载体,拓宽边远地区教师补给渠道;以盘活存量为重点,提升边远地区教师职业认同感等方面破解边远地区教师补给困局,完善补给机制,实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77.
给出一类新的相对论波动方程,并对该方程的基本特点、方程解的性质作些讨论。此类波动方程描述的是静止质量不为零的一些粒子。  相似文献   
78.
他者性理论为“双减”政策修复教育生态、回归教育本质从而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供了认识论支撑和实践理路的切入点,也深刻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离身学习和具身学习本体上融合统一,学生学习是二者间交互影响、协同并进的行动。但是,由于生产目的论的渗透、不合理教育考评机制的实施与传统教学理念的贯彻,造成学生离身学习泛化与具身学习弱化的分离现象,进而加重学生学业负担。遵循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统合所教学段学生培养目标、教学的科目和内容为准则,以因材施教、因材施学为教学风格的耦合原则。在具体操作中,只有通过教师的知识讲授与情境演示结合、学生的记诵和体验式学习方法综合运用双向提效,以终结性和过程性结合的学业评价为手段,实现离身学习与具身学习的耦合,才能保障“双减”政策的落地生根与学生学习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79.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合作学习给课堂带来了活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知情意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学生不愿合作、课堂秩序混乱、合作流于形式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发挥合作学习应有的效用,就必须加强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组织和管理。本文从构建合作学习环境、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处理合作活动的问题等方面这几方面提出加强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的策略,以期对教师有效实施合作学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0.
农民工子女城市型教育是必然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受社会历史原因的影响和优势社会群体的控制,以及受城市教育条件和城市政策的限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型教育遭遇了许多困难。在价值理性引导下,依照城乡受教育者数量的变化适时适度地调整城乡教育经费和城乡学校的规模和数量,取消制约教育流动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各种教育潜规则,敞开城市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所属学校的大门,允许农村教师的城市化流动,是实现农民工子女城市型教育的工具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