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浅析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所面临的挑战,强调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紧迫性,同时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分辨率"与"分辨力"用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艳芳  杨蕾 《编辑学报》2005,17(6):412-412
在编辑工作中,经常遇到"分辨率"与"分辨力"的混淆使用.笔者试举例说明这2个概念的正确用法.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的主体之一是为学者,校园文化以养育生命为自身固有的责任,以自身的结构和特征支持着文化主体的积极认知、主动发展和生命生成。校园内外的一些偏离性行为或行为方式,引发校园文化冲突,弱化校园文化的价值追求,校园文化涵泳的是具有价值生命和意义生命的真实个体,不是抽象的或统计学意义上的人。  相似文献   
14.
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种新的贫困现象——"大学生心理贫困"正伴随着一些严重的刑事案件,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是隐性的,其危害性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贫困大学生的成才。物质解困、精神教育、心理脱贫等策略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对国内外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现实推进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梳理了阻碍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原因,分析了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在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加强教育机构协同力度、促进教师发展等方面的价值.提出了运用以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推动在线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制度体系建设,激活教育机构参与在线学习认证积极性,建立资历框架及评审制度保证在线学习质量,建立第三方认证规范在线学习成果,建立典型应用范例促进认证与转换规范运行等策略,以有效促进在线学习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旨在研究限时与非限时因素对高中英语写作的影响。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语料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结果发现,从句法复杂性、句法变化性、词汇变化性、无误从句比例以及正确形式动词比例看,非限时作文的复杂度和准确性都高于限时作文。与此同时,问卷的统计数据结果对语料分析的结果做了一些解释。然而,有几项统计结果却是十分出人意料的,例如,限时作文的无误从句平均比例值居然和非限时作文的一样高。但整体来说,高中生在非限时的情况下所写的作文比在限时条件下所写的作文具有更高的复杂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当今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创造、创新能力的竞争。在发达国家中,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开展创新思维教育与培训已得到普遍重视。但是从我国的情况看,创新教育起步晚、水平低,取得的成效也不够理想。而作为教育结构人才培养体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  相似文献   
19.
胡艳芳 《成才之路》2009,(18):97-97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关键在于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都学有所获,做有所得。通过实施分层教学,能更有效地保持学生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提高其英语素质。我感到,这是英语教学的一面新的窗口,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不少成功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创造、创新能力的竞争。在发达国家中,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开展创新思维教育与培训已得到普遍重视。但是从我国的情况看,创新教育起步晚、水平低,取得的成效也不够理想。而作为教育结构人才培养体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如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