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许多人认为,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的余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但是更为确切地说,那一天的恐怖袭击极大地唤醒了人们,促使人们更严肃地去重新评估全球事态的状况,重新认识产生绝望、导致仇恨和发生暴力的基本条件。比较公正的评价认为,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对健康的巨大挑战,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不断地社会和政治冲突是引发该事件的基本条件和原因。然而,通过促进社会公正和环境的健康发展、国  相似文献   
12.
13.
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科学技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其未来的繁荣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据分析,在80年代日本年平均4.8%的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产生的份额达40.5%。近年来,日本在产业技术和高新技术各个领域取得的居世界先进水平成果不断增加,在不少领域已对美国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的威胁地球环境的变暖是一场新规模的环境灾难,它有可能猛烈地破坏任何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虽然目前气候的变化还很微小,但现在世界正面临着今后数十年气候加速变化的前景。而气候环境对地球上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最近,美国世界观察所布朗先生撰写了一篇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文章,文章很有新意,该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我们请贡光禹同志编译后刊出,供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的大部分人都经历了一个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本世纪中期以来,全球经济总产出增长了4倍,世界人口的增长促进了需求的增加,日益积累和增加的财富刺激了需求的增长,现代技术提供了创造财富的手段,所有这一切使这一时期内世界粮食总产量增加了1.6倍。除了我们这一代人之外,再也没有人可能目睹到这样伟大的成就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本世纪中期以来,科学家和政治领导人一直在试图设想后矿物燃料经济的模式,但制订这种模式或实施方案是极其困难的。至今,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已使人类面临生态灾难,但人们对能源的前景仍然没有一致的看法。当前,世界亟需要一个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模式以及实施这种模式的途径,本文在这方面提出了一种新设想。一、矿物燃料面临的新形势虽然海湾战争已使石油进口国注意到他们对石油依赖的脆弱性,但却没有人能制定出令人信  相似文献   
18.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未来的粮食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業問题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帶根本性的大問題,農業問題中的糧食問题則是中國發展的根本之根本。“民以食為天”,“有糧则穩,無糧则亂”,糧食問题始終是國家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但我國目前的狀况表明,我國糧食問題的前景不容樂觀。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莱斯特·R·布朗在《世界觀察》1994年5期上撰文論及中國的糧食問題及其未來面臨的難題。12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的“吃飯”問題還须及早地警示。為此,我們請貢光禹先生將該文摘譯出來,副標題是我們加的,供大家參閱。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人类的未来历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约在40000~50000年前,一群中东人发展了一种促使人类智力发生根本扩展的一类工具,或许也可能是促进思维新的一种新途径。这些石器时代农业社会前的人们勾画出了人类历史迅速大规模社会变革的第一幕。  相似文献   
20.
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预测,按中等发展预测方案,世界人口将从1950年的25亿增加到200年的61亿,2050年为94亿,2000~2050年期间世界人口净增33亿。21世纪中叶,为90亿人口提供所需的粮食,将是人类文明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一、技术进步促使20世纪农业大发展 20世纪是世界农业大发展的世纪。耕畜大部分被拖拉机所取代,普通玉米、小麦和水稻被高产品种取代,本世纪以来,世界灌溉面积扩大了6倍,化肥的施用约使世界粮食产量增长40%,技术进步使世界农田生产率提高3倍,粮食产量从1900年的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