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在西夏故地陆续发现的西夏国原始资料对研究西夏时期的社会生活、经济状况和各种制度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出土于西夏故地的契约,体现了西夏国的成文法与传统习惯法对契约成立的制约作用。借助于《天盛律令》和已经考释公布的实物契约,对西夏契约成立的要素,即当事人的身份、公证和担保、契约缘由、标的物界定、借贷(典当)约定、违约责任、双方合意及书面协议等7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可探知西夏契约成立之大概。  相似文献   
32.
土地是西夏经济重要的一翼,不仅关系到农牧民的生计,其税收更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及其相关税收是西夏政府十分重视的大事,因此,西夏建国后,将土地税收政策的相关内容写进了法典,保证了西夏土地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借助新出土考释的西夏文土地税账文书和<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的相关内容,可以窥知西夏土地占有关系、土地租税种类、按亩计税制度、收缴土地税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33.
赵彦龙  扶静 《档案学研究》2020,34(2):143-148
任何实用类文书都有其比较固定的写作体式,这也使从古至今写作经验逐渐沿袭而来,西夏各类实用文书的写作体式也仍然是学习、借鉴而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西夏实用类文书的体式,本文主要结合留传或出土的实物文书对西夏序跋碑类文书如序、跋、发愿文、题记、榜题、碑文、墓志铭等的功用、体式等作具体全面的研究,并总结归纳各自大致的体式,以供学习者利用。  相似文献   
34.
“榜(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下行文书,它是封建社会皇帝或官府用于发布政令、晓谕臣民的文书之一。榜文萌芽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的榜文开始出现,经过隋唐五代的发展至宋朝达到繁盛,出现了敕榜、榜谕、榜示等“榜”族文种,元明清各朝时有沿袭。为此,我们结合相关史籍记载和留存的实物榜文对历朝历代榜文的功用、体式进行深入的归纳总结,以期进一步掌握古代榜文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35.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一声枪响,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岁月匆匆,倏尔百年,回顾百年共和史,不觉使人想起那段血雨腥风、激情澎湃的岁月。在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之际,各地档案部门通过办展览、出图书、开讲座等多种形式,纪念辛亥百年。  相似文献   
36.
夏、宋文书档案保密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阶级、有竞争的社会里,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和政党都有自己的秘密,都需要制定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密措施。文书档案的保密历来为古代统治集团所高度重视。早在殷周时期就首次创立了文书档案的保密制度,王室活动形成的官文书(如甲骨文辞)多藏于王室地下秘室,“约于西周保密制度探析时,创制了用金属封缄的匮子,称‘金藤之匮’,用来收藏一些最机密、最重要的档案。如武王于开国后病倒,周公眼见王朝初立,天下未定,不能失去武王,就祈求祖先神灵,愿以自己代武王去死。这一记录就藏于‘金藤之匮’中。这一方法为历代王朝所继承…  相似文献   
37.
姚玉婷  赵彦龙 《兰台世界》2017,(18):115-119
唐代保护动物文书在历朝历代文书当中数量最多,这些文书成为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因此,笔者主要对唐代保护动物文书的总体概况以及所反映的丰富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和研究,以期能够对其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8.
数字资源的远程访问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开展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文章对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开展此项服务的区域分布、资源的数量和类型、远程认证管理方式和系统平台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39.
从目前出土并经研究的西夏文物可知,“用西夏文书写、刻印的文献十分丰富,仅存世的文献就十分可观,是中古时期除汉文文献外,保存文献种类、数量最多的一种民族文字。”在本世纪初,科兹洛夫率领的俄国皇家蒙古、四川地理考察队在我国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水城遗址发掘出了大批西夏文献,“其中有近九千个编号的西夏文佛经、字书、兵书、类书、法典以及中原汉文典籍的西夏译本”①。除此之外,陈炳应先生经过考证,还发现有“文书、契约、辞书、文艺作品、艺术品、医书、历书、卜辞、生产生活用品等等”②。这充分说明西夏对档案保管制度的…  相似文献   
40.
西夏文书清退、销毁、归档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夏有完备的文书工作制度 ,从西夏的中央所在地兴庆府到地方州县都设有专门的文书机构负责文书的管理工作 ,这从西夏借鉴中原王朝法律并结合自己地域和民族特点编纂的王朝综合性法典———《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以下简称《律令》)中就能够明确地反映出来。鉴于此 ,该文根据西夏法典 ,主要探讨文书工作制度中的文书清退、销毁和归档制度。西夏文书的清退、销毁和归档是文书管理的最后环节 ,也是能否使有价值的文书完整保存下来供后来的研究者们借鉴利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因此西夏国也相应地制定了具体措施保证其顺利实施。首先是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