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1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郑旭 《成才之路》2012,(25):79-79
教师要结合实物演示来讲解锯削知识,并根据锯削操作的步骤来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后,要引导学生多加练习,多加思考,体会锯削的姿势和操作要领等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62.
传销阴云     
郑旭 《教育》2009,(14)
他们没收了我的手机、旅行背包,对我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每天9个小时的‘理论’学习,让我感到窒息……"五一前夕,哈尔滨某职业院校为即将走出校门的学生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正确树立择业观,谨防落入传销陷"  相似文献   
63.
美英日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重点借鉴美国、英国和日本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成功经验和特点,从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和氛围、形成大学激励机制和政策以及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建立中介服务机构、构建产学研时空优势和投融资体系创业环境等方面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4.
研究认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降低运行成本,需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同时,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是国家政策性强、知识密集型产业,行业本身也是多方合作的结果.因此,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使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竞争优势,形成持续创新能力.从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公共技术、投融资、配套生活娱乐设施、法律服务五个方面构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并给出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65.
郑旭 《民生周刊》2020,(8):37-39
疫中"90后"俨然就是当年我的那群战士,他们用实际行动,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也要筑起战"疫"前线的钢铁长城。昌业廷,1955年12月出生,山东省齐河县人。他19岁入伍,20岁入党,戎马4 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军衔。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宁夏军区司令员。昌业廷少将既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也是位德才兼优的军旅诗人。  相似文献   
66.
语言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文化是语言承载的内容,二者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社会对人们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中西方在文化背景、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阻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进程,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强文化知识的渗透,重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本文从跨文化意识的概念出发,阐释了培养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着重探讨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67.
班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了班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改善了班队活动的教育手段,促进了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新的班队活动。  相似文献   
68.
痛风(gout)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了解与嘌呤代谢有关酶活性的改变,与编码转运尿酸相关蛋白基因的突变以及尿酸盐结晶诱导的炙性反应机制,对痛风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学科是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客体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文章通过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学科"模型,指出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等提供政策导向、知识、经验和技能及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把就业指导作为一个学科、一个系统来建设、来实施,对大学生就业是必要的和必需的.  相似文献   
70.
郑旭 《语文天地》2010,(4):34-35
北大怪才余杰等主编的《审视》一书,《萌芽》杂志以《教育怎么办》为主题组·织的一系列文章.全国报刊上批评中学语文教育现状的文章均以近乎“批判”、“声讨”的架势对当今的中学语文教育齐声呐喊。这一大批学者及有识之士为中国语文教育的鼓与呼.直至发出“救救语文”的呐喊.确实令每位语文工作者深思——中国的语文教育到底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