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西方文化深层面因素为切入点,探讨文化因素在科学创新中的影响和作用。分析得知探索自然界是科学创新的初衷;为了求知和摆脱愚蠢而不为任何实用目的是科学刨新的本意和目的所在;善于猜测或揭示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使科学创新的源泉永不枯竭;怀疑和批判精神使科学刨新永无止境;而个人自由和人与人平等是科学创新良好氛围的前提。西方文化因素在科学刨新中起到积极和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成果公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归纳总结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的相关探索经验,进一步对照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模式,找出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模式在发展现状和理想境界之间的差距,提出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3.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三重困境之质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师资数量不足、结构失衡和专业素质薄弱等三重困境已经发生质变:师资数量不足已经蜕变为浅层问题,结构失衡则转化为次浅层问题,专业素质薄弱则是近年来师资建设中最深刻的问题.三重困境的实质是师资专业素质的结构性失衡,这是今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34.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和结构失衡均发生质变并辐辏于专业素质薄弱,必须构建全面提升师资专业素质的体制和机制。国家层面,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高职师资专业化发展新体系和新机制;社会层面,打造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特征的高职师资专业化发展新模式;院校层面,深刻挖掘校本进修在高职师资专业化发展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35.
读者调查研究是高校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方式多种多样,主要调查方式有纸质问卷调查、座谈会调查、网络调查(包括QQ互动)、手机短信调查等等。通过对这些调查方式的设计及效果分析比较,以期提高调研工作管理水平,实现读者调查工作效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6.
当前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在课程范式、教学实施、教学绩效等方面面临着多重困境,无法为职业教育的提质培优提供助力。对此,回溯公共基础课的知识起源,探寻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课程序化逻辑,为重构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的开发方式提供依据。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所具备的开发要素、开发步骤及其包含的价值意蕴,符合开发公共基础课的需要。据此,可以从遴选工作过程作为内容载体、选择参照系作为梯度依据、对接专业方向改造内容取向三个方面明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公共基础课开发技巧。  相似文献   
37.
人道是一个体现社会文化的范畴,本义上是人对自身生命生存样态的自觉、关怀与责任。现代职业教育的"人道"范畴体现在对现代职业教育本原、规律、本体的理解,即天地人系统中大教育体系的教育之道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体现。从"人道"的视角出发,现代职业教育亟需消除"差生"预设,确立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进行一种从"以能力为本位"到"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嬗变;从"工作世界"和"生活世界"两个世界去关注学习者的生存及发展;为未来社会培养有主体性、创造性和责任感的从业者。  相似文献   
38.
在社会学视野中,职业主要有三种涵义:在一般范畴内来说,职业是人生存的一种状态,与闲暇互为目的和手段;就专门范畴内而言,职业是一种生产和垄断社会资源的劳动手段,其专业化程度越高垄断性越强;从象征符号上来看,职业是社会分工背景下生产关系的表征,附载了多重社会二元对立的涵义。在新时期,建议改革现有教育类型的命名体系,并在保持职业教育垄断优势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开放性,实现职业的教育和闲暇的教育共襄盛举的局面。  相似文献   
39.
运用系统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层次和类型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建立柔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宏观生态规划策略.主张建立各层次衔接、各类型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0.
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完善的职业技能倾向测试模式提供助力。对此,在理念层面,梳理职业技能倾向测试模式在测试理论、测试工具以及测试方法上的历史脉络;澄清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倾向以及职业技能倾向模式等概念内涵;澄明职业技能倾向测试模式在测试原理、测试程序以及测试结果上的理念定位。在结构层面,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和双边匹配理论,建立职业技能倾向测试模式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